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退休,為了退休後後領取養老金,但是究竟勞動者究竟什麼時候辦理退休,怎樣辦理退休呢?今天我們以靈活就業人員來舉例說明一下。

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靈活就業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正規的就業單位,自己全額繳納保險,相對於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來說,個人交納養老保險的經濟壓力是比較大的。

但是,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相對於企業職工辦理退休是比較簡單的。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直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然後辦理退休;另外一種是之前有單位,後來由於下崗失業,沒有了正規單位就業後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的。

首先來說一下我國參保人退休的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累計繳費滿15年

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申請退休,否則是無法申請退休的。

關於法定退休年齡的解讀: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退休年齡為男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保的參保人,退休年齡為男60週歲,女55週歲;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退休年齡男女均是60週歲。

關於最低繳費年限15年的解釋: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要累計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也就是180個月的養老保險。

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申請退休,缺一是不可以申請退休的。

兩種靈活就業人員的如何辦理退休手續?

首先,第一種一直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參保人。這種情況是比較簡單的,因為這種情況參保人不存在檔案出生年月與身份證出生年月不一致的情況。一般來說,個人參加養老保險的檔案是比較簡單的,其檔案也就是參保登記表、靈活就業人員登記表和身份證複印件等等,並沒有什麼比較複雜的檔案材料。

所以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在生日當月直接去當地勞動局申請退休即可。

第二種,勞動者之前有過工作單位,後來自己繳納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這種情況是稍微複雜些的,勞動者之前在單位工作會有單位的職工檔案。在這個時候要確定退休年齡,就要看檔案中所記載的出生年月是否與身份證出生年月不一致,如果不一致,則要以檔案為準。一般來說,男性退休時間都為60週歲,女性有著50週歲和55週歲的區分。

女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並累計繳費滿十年就可以在50週歲申請退休,如果在工作單位已累計工作不滿十年的55週歲退休。

所以勞動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明確退休年月。應及時去辦理,以免耽誤了退休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