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小米IPO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小米從最先準備在香港和內地一起上市的,隨後推遲內地上市,到最近的小米港股認購"抽飛"等等新聞,這都反應了小米上市的路目前來看不是很順暢。小妹猜想此時雷軍的心裡應該是崩潰的。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上市之前,雷軍可謂是信心十足。在外界看不懂小米的定位時,雷軍站出來說,"很多人問我到底是給小米騰訊的估值還是蘋果的估值,我說我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為小米是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

"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聯網公司。很多人問我到底是給小米騰訊的估值還是蘋果的估值,我說我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為小米是全能型的新物種。"

"未來10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公司極有可能是一家中國公司,不是華為,就是小米。有極大的概率,就是小米。這次550億美元的定價,就是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小米集團的高層在上市前做足了功課。如果將小米定位賣硬件的企業,在A股上並沒有想象空間,估值撐死不過300億美元。這與雷軍為小米估值的550億美元相去甚遠,550億美元還是小米上市前調低估值的結果。此前,小米估值甚至達到1000億美元。

小米全球招股的第三日,券商將開始陸續關閉認購。從目前情況看,雖有李嘉誠、馬雲、馬化騰三大首富助陣,小米招股情況卻沒有預期的火爆;反而出現了散戶冷淡吃瓜看戲的局面。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騰訊《一線》此前曾報道稱,香港最大的中資券商之一為小米IPO預留了幾百億港元孖展額度,但截至當時認購意向不足10%,這種情況在大型IPO中屬少見。

招股書顯示,小米此次香港公開發行股數為1.08億股,發行價區間價17至22港元。也就是說,在不包括散戶今日提交的認購數據情況下,小米的公開認購達到9.49倍。6月25日至6月27日,小米集團在港上市招股。據港媒報道,6月25日,11家香港本地券商共錄得僅74.72億港元的孖展認購額,以在香港公開發售集資額23.98億港元計算,超額認購僅2.12倍。6月26日,10家本地券商則累計錄得59.44億港元的孖展認購,超額認購1.48倍,遠遠落後於市場預期。

據港媒報道,小米中午截止孖展,時富金融及輝立證券被投資者抽飛(取消認購)約17億港元。14家券商累計借出孖展逾97億港元,相當於超購3.06倍。而業界此前普遍預期小米超額認購約5倍至10倍,凍資約240億港元。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有業界人士指出,根據過往慣例,港股市場的新股投資者為避免過早鎖定資金,通常在招股最後一日才會認購,相信屆時認購金額會有所增加。不過今天小米最終約10倍認購,也只是差強人意。都說真金不怕火煉,但是小米IPO如此之低的超購倍率,僅為預期的不到十分之一,創下了香港近年來IPO爆冷的罕見紀錄,實在是令人尷尬得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

或許就像雷軍所說的那樣:"如此創新的東西,如果大家一看就明白,就不算創新了。往往創新的東西都會超越你的認知,不超越你的認知,怎麼能夠叫創新呢?"

至於小米為什麼沒有出現搶購潮。小妹想有一定的因素是投資者怕了吧。不好說哪天"獨角獸"就變成"毒角獸"了。貿易戰、美股、A股和港股都出現大跌行情。散戶的心臟再也經不起折騰。還有就是對於雷軍不承認小米是硬件公司,則市場上仍存在分歧。

有些投行認為,小米只是一家有一些互聯網的概念和粉絲經濟效應的硬件公司。再加上近期平安好醫生上市後股價遭遇滑鐵盧,亦讓很多投資者擔憂小米上市後的表現,因此市場整體情緒偏向謹慎。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這樣一來,大家的觀望也是正常的。 只是雷軍的心"涼了半截"無可避免了。

雷軍的心“涼了半截”,小米IPO之路充滿荊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