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五個強化”力促脫貧攻堅

柞水縣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統攬地位,強化問題導向,下足繡花功夫,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

強化產業支撐,築牢脫貧根基。大力發展“一縣一業”,著力做強“一村一品”,竭力壯大“一主兩優”脫貧主導產業,五家年產2000萬袋木耳菌包生產線基本建成投產,鄉村遊、林下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扶持了22家農業龍頭企業和十大脫貧產業園區(基地),全面落實“農戶貸”“產業貸”等產業扶貧措施,把貧困戶全部捆綁到產業鏈上,實現脫貧產業和貧困群眾精準銜接、無縫對接。

強化模式創新,提高脫貧實效。探索創新了科技扶貧“三聯三幫三帶”、就業扶貧“三帶一創”“旅遊四聯”“中藥訂單種植”“支部+‘三變’+集體經濟+貧苦戶”“菜單式”扶貧、“掙五金”等扶貧模式,一批經驗在省市得到推廣,各鎮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強化統籌推進,改善基礎條件。精心編制了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規劃,整合涉農資金、國開行資金、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資金12億元,大力實施移民脫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加快安置點“大小配套建設”進度,2.5萬名貧困群眾解決住房難題。持續開展清潔城鎮創建,全縣擬摘帽貧困村水、電、路、視、訊、衛等基礎設施通達率、達標率、覆蓋率達100%。

強化政策落實,優化生活保障。大力推進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和社保兜底扶貧,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農合資費政府代繳及住院免費、生態效益補償及生態就業等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低保、五保條件的貧困人口按規定程序全部納入農村低保、五保範圍,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受助率、醫療“一站式”報銷率、兜底政策享受率均達100%。

強化科技引領,增強內生動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將科技工作貫穿在主導產業培育、新型農民培養等各個層面,實施了重大科技項目22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232戶3765人。為每個貧困村下派了駐村科技特派員,並通過科技“三下鄉”“雨露計劃”等,培訓實用技能1萬人次,確保每個貧困戶均掌握1至2項致富技能,增強了貧困戶的自主增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