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貴陽部分樓盤亂象!貴陽市住建局作出迴應

央視走訪:貴陽部分樓盤,存在違規行為

“萬科翡翠天驕售樓處位於貴陽觀山湖區CBD核心區,項目地塊還沒有動工跡象,因為沒有政府的預售許可證,具體開盤時間,銷售人員也不確定。均價目前在每平米17000元左右。”

“在白雲區靠近觀山湖區的地方,這個樓盤2017年1月份這裡的高層毛坯房均價還只有4100元左右,到了今年4月份,均價已經上漲到8000元。”

“隨著貴陽房價的上漲,一些外地投資客也逐漸多起來。貴陽市的房地產政策是認貸不認房,首次貸款都按照首套房認定,首付只需兩成,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三成,相比國內其他城市,首付比例要低很多,而且如果是全款的話,買幾套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貴陽觀山湖區一銷售人員在節目中說:“我們新世界的業主,第一期的外地的沒有本地的多,本地的佔60%,但是二期的外地的佔60%,本地的佔40%。現在三期四期外地的更多了。”

央視曝光貴陽部分樓盤亂象!貴陽市住建局作出回應

貴陽某樓盤銷售人員:“首付正常的是30%,但是裝修那部分是要拆開來一次性付。不拆開備不了案。因為政府限價,限價一萬二,那個三千多就算在首付裡。現在貴陽的樓盤都是這樣,因為政府限價,裝修要拆分。”

央視曝光貴陽部分樓盤亂象!貴陽市住建局作出回應

貴陽某樓盤銷售人員說:“我們手續裡面有一筆錢,大概10多萬的樣子,可以做其他金融貸款。利率是12%,相當於是一年一萬多利息,最高可貸3年、20萬。”

貴陽樓市一片火熱,開發商也想出種種辦法,規避政策,漲價銷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貴陽房價持續上漲,今年前5個月,新房同比上漲幅度都在10%左右,漲幅始終位居全國前列。2017年3月貴陽市商品房價格是5705元/平米,2018年3月的平均價格是7691元/平米,漲幅超過30%。

接受央視採訪時,貴州財經大學房地產研究院院長武廷方認為,就前5年全中國房價漲得比較快的時候,貴陽市是基本上不漲的。它跟全國相比形成了一個價格的窪地。貴陽房價上漲跟貴州這幾年的經濟增長也有很大關係。2017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2%,增長速度連續7年居全國前3位,2018年第一季度,貴州省增長10.01%,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他有一少部分作為投資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個市場,如果你老是存在價格的窪地的話,那個資本它會自動地往這個地方流動。

節目最後,央視以《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為題目,配發了短評。評論指出,相對於“北上廣深”,昆明、貴陽等地的房價長期波瀾不驚,甚至被稱為“價格窪地”。然而,近年來這兩座城市的房價上漲卻引人矚目。究其原因,首先得益於這兩座城市的經濟增長、城市公共服務的完善,另一方面,在“北上廣深”嚴格限購的背景下,相對寬鬆的購房准入條件、相對較低的房價,讓許多購房者蜂擁而至。這一現象不止昆明、貴陽,在一些類似城市也已出現。這一現象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住建部負責人於5月9日就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約談成都、太原兩市政府負責同志。“五一”前,住建部還約談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等10個城市。

評論最後指出,今年“兩會”期間,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今年將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進一步夯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對於房地產,我們需要牢記的還是那句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住建部門:啟動項目巡查,並將其常態化

央視節目播出後,6月22日,貴陽市住建局召集各區縣市住建部門負責人召開會議,對央視報道中涉嫌編造散佈漲價信息、沒有預售資格就收取定金、“首付貸”違規行為的八個樓盤,給予停業整頓兩天的處罰,並決定啟動貴陽房開項目巡查工作。

據介紹,這次集中巡查工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各區縣市成立巡查工作組。和以往的檢查不同,本次巡查工作不再是明查,更多的將是暗訪,多種形式、多管齊下,以期更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整改。

此次重點巡查內容包括:是否在商品房銷售現場將公示內容全部公示,如有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立證件公示欄、面積和價格公示欄(一房一價表)以及特別提示欄等,將噪音、鐵軌距離等情況公示,讓購房者能夠明白消費;是否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是否以認購、預訂、排號、髮卡等方式向購房者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是否有“首付貸”、“假按揭”等行為。

此外,根據貴陽市房地產市場今年以來投訴較多的一些問題,巡查內容還增加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後未交付合同原件給購房人、未及時到住建部門進行備案;通過捏造或者散佈漲價信息等方式惡意炒作、哄抬房價;捂盤惜售或者變相囤積房源;商品房銷售不予明碼標價,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將作為商品房銷售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銷售給他人等。

此次巡查,計劃分為兩個階段,7月1日—8月31日,市局及各區(市、縣、開發區)巡查工作組進行巡查,對投訴舉報較多的進行重點巡查,督促房開企業及時進行整改。9月1日—9月30日,市局及各區(市、縣、開發區)對本次巡查工作進行總結。

在這次巡查工作中,發現房開企業和從業人員有上述行為,將下達整改通知限時整改,不整改的,根據情節輕重,將進行書面警示、約談、關閉網籤、暫停預售、公開通報、列入嚴重違法失信房地產開發企業名單、轉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等方式進行處理。

貴陽市住建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各種原因致使貴陽房價有所上漲,有的是因為產品品質提升,增加綠化、配套等原因,成本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有的則是提高不合理利潤和跟風上漲,更為甚者是蓄意炒作,堅決予以打擊。為了規範市場,減少購房糾紛,購房者理性購房,住建部門對今年貴陽房地產市場上的違規行為進行了全面梳理,這次巡查工作將有針對性地強力進行。觀山湖、白雲、花溪區將是這次巡查的重點檢查區域,雲巖和烏當區次之。這次巡查中,一旦發現問題,要求立即整改,惡意破壞貴陽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無論哪家企業絕不姑息,情況惡劣的,職能部門將攜手清出貴陽市場,確保貴陽房地產業持續健康運行。

穩定樓市在行動,已打出“組合拳”

針對今年貴陽樓市出現的新情況,今年5月11 日,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在第六部分加大房地產市場整治力度中,提出了三點措施。

一是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建房〔2010〕53號)要求,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進行預售,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

二是按照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要求;雙方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購房合同原件份數,並在簽訂合同時認真核對,以確保各份合同內容一致;合同簽訂後,在任何情況下,買受人都應當至少持有一份合同原件。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合同需備案或其他任何理由不交授合同原件給買受人。

三是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對捂盤惜售、投機炒作、虛假宣傳、違規銷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由此可見,市住建局的巡查行動,是對《通知》中相關規定的落實。

不僅房地產市場的巡查拉開序幕,貴陽土地市場的新政也正式亮相。6月13日貴陽市國土局官網發佈簡報:“為防止土地單價過高從而推高房價,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我市土地出讓採取了‘地價熔斷’方式,即地塊樓面地價競價到歷史高價(6000元/平方米建築面積)時轉入競配建面積、競自持面積、競配套設施等,由配建面積最多者作為最終競得人。”這立即引起了各界的普遍關注。時隔8天后的貴陽土地拍賣,就上演了首次“熔斷”。6月21日下午,在貴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的土地競買會上,金科地產以6000元/平方米樓面價,以及25200平方米的配建面積,成功獲得貴陽白雲區G[18]050號商業住宅地塊開發權,並觸發貴陽土地市場首次“熔斷”。

此次出讓的G[18]050號地塊位於白雲區雲環路西側、南湖路北側。地塊出讓面積81126.9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商業、住宅。出讓公告中特別指出,按淨地方式拍賣出讓,不設保留價。若競買人最高有效報價低於最高限價,價高者為競得人;若競買人最高有效報價達到最高限價,配建面積最多者為競得人。成交價款含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土地供應補償費。這意味著該地塊首次採用“熔斷”政策進行出讓。

在當天的土拍現場,六家房企展開激烈爭奪,當競價達到樓面地價6000元/平方米時,轉入競爭配建面積階段,最後金科地產以25200平方米的配建面積取得該地塊的開發權。

內人士分析,“熔斷”政策的推出和實施,標誌著貴陽土地市場由原來單純競價格轉入競爭“綜合指標”的新時代,這對開發商“拿地”提出了新考驗,必將對貴陽樓市產生積極深遠影響。

市場反饋:

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符合各方利益需求

貴陽著名地產策劃人羅方方認為,貴陽如此雷厲風行的整頓和規範房地產交易市場,將更有利於經濟新常態下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近期,多數一、二線城市市場處於賣方市場,由於資源不對稱以及雙方信息不對等,讓部分開發商有機可趁。貴陽房地產市場總體是健康平穩的,但也有個別開發商利用樓市熱度高漲帶來的消費者恐慌心理,通過謠言及炒作哄抬自身房價,對市場長期穩健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整頓和規範市場交易環節,是政府的宏觀調控功能的體現,而加強對開發商及中介機構的監管,及時曝光違規違法行為,對嚴重的情節嚴加查處,加強信息的透明化力度,建立透明化、標準化的房地產交易程序,能夠有效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運行,保證購房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開發商或者代理公司在“購房款”收據上面,不會直接標註是首付款或者“購房款”,而是直接標註“收據”,至於收款用途,不會明說。這就給管理部門舉證帶來困難,你怎麼證明這個款項用途是售房?開發商“發明”出來的“小手段”越來越多。同時,由於市場供不應求,購房者出於怕麻煩的心理,他們也不會輕易主動舉報開發商的違規行為。這都需要職能部門主動去巡查瞭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開發商的僥倖心理。

貴陽地產獨立評論人劉金認為,企業是房地產市場的主體,它們規範自身經營行為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基礎。目前進駐貴陽的大型房產企業越來越多。無論企業的性質如何,守法誠信經營都是基本要求。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事關這個產業的未來,一個不講規則、充滿謠言、欺詐的市場傷害的將是所有人的利益。對此,房地產市場各參與方都應有深刻認識。近期,貴陽市政府接連出重拳,支持房地產的敏感領域,表明了政府穩定房價和規範房產市場的決心。隨著時間推移,相關效果會逐步顯現出來。作為普通購房者也要保持清醒頭腦,瞭解一些基本的房產法律法規和知識,不要相信、不要傳播開發商的片面漲價宣傳,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向主管部門投訴反映。

貴陽市民小李2015年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由於無法承受北京的高房價,去年回到貴陽發展,今年準備在貴陽買房,可上漲的房價令他感到壓力頗大。他表示,因為一般對房開企業的處罰力度不大,部分企業“先上船再買票”,違規銷售成了“頑疾”。政府採取的監管手段可以將房地產行政處罰與企業評先、資質和信用等級考核掛鉤。開發商不怕“以罰代管”,開發商怕的是“名聲壞了”。建議設置開發商“紅黑榜”,經行政部門一披露,很多企業都會很緊張,緊張的不是罰款,而是名聲,就是品牌形象。對於這次貴陽巡查中發現的違規企業,希望在政府相關網站進行曝光,或者定期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曝光。讓市民及時瞭解巡查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