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公務員算是“基層公務員”嗎?別報錯了職位哦!

基層公務員是一個相對概念,對縣級單位而言是指依法納入國家行政編制且由財政經費供養的鄉鎮公職人員,對地廳級以上單位而言則包括縣級和鄉鎮公職人員,其中後者更被理論界和實務界所接受。

如果說基層政府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那麼基層公務員就是一個個細胞。他們紮根基層,是最接近群眾的公權力行使者,深刻影響著中國基層治理的現狀和未來。

你知道哪些公務員算是“基層公務員”嗎?別報錯了職位哦!

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中國“官民比”高達1:26,即每26個納稅人供養1名公務員。事實上,上述說法將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機關工勤人員以及離退休幹部都納入公務員範疇,擴大了統計範圍。

嚴格意義上說,截至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為708.9萬人,同時期中國大陸總人口135404萬人,因此真正的“官民比”為1:191。同期,這一比例在英國為1:118,印度為1:109.5,俄羅斯為1:84.1,新加坡為1:71.4。

具體到基層,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強調精兵簡政、嚴控編制,目前基層公務員約佔公務員總數的60%。鄉鎮和街道辦一般會內設黨政綜合辦、經發辦、城建辦、社會辦、綜治辦等工作部門,以及人大、婦聯、團委等黨群機構,加上派出所、工商所等“條管部門”,公務員編制在100名左右。

與全國鄉鎮平均管轄人口1.5萬相比,基層政府的規模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大,“一崗多職”和“一員多能”的現象較為普遍。由於行政編制由省編辦統一管理,地方就不得不根據自身財力聘用事業編制人員和合同制人員,即所謂的“地方軍”。

你知道哪些公務員算是“基層公務員”嗎?別報錯了職位哦!

國考這麼難,你知道試卷是如何命題的嗎?

第一步,徵題。一般在組織出題的時候,會找幾十位信得過的有經驗的老師徵題,當然在徵題的同時也會與出題人簽署一份保密協議,保證試題不會在考試之前洩露,以確保考試的嚴謹性、保密性。

第二步,篩選。在徵題結束之後,會派專人對大量的題目進行初次篩選。

第三步,送審。將篩選通過的題目送到考試專家組,專家組進行再次篩選。

第四步,會審。將題目進行開會討論,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對於一些比較有爭議性的題目,更需要進行討論,如果一些人覺得這道題不錯,另一些人認為這道題不好,這道題可能就會被擱置。當然根據測量理論,一道題如果有100%的正確率或者0正確,則這道題其實就不是理想的題目,因為這種題目沒有區分度,最好的難度是50%,區分會比較明顯。

第五步,成卷。最後的定稿還是考試錄用司的負責人,他們會將各個模塊的題目,按照知識點進行組合,同時對選項進行調整統計,確保每個選項的個數基本均勻,避免有人因為不會,只塗一個選項,卻僥倖取得高分,這樣對認真的人不太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