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2018年,中國的經濟形勢似乎在意料之中發生著變化,經濟學家的判斷也開始出現分歧,有的悲觀,有的樂觀,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如何上對車,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呢?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既要有對金融政策的預判,又要有對金融行業趨勢的預演。

預判新金融形勢,重視監管變化

從監管機構來看,“一行三會+部級協調”整合為新的“一委一行兩會”。國務院成立副國級的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分管金融的副總理親自兼任主任,填補中央協調機構的空白。

央行打破慣例,分設行長和黨委書記,易綱以行長身份兼黨委副書記,郭樹清以黨委書記身份兼任副行長。銀監會和保監會整合為銀保監會,郭樹清繼續留任,打通央行的宏觀審慎和銀保監的微觀監管。證監會相對調整較小,主要監管直接融資市場。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從監管框架來看,新的金融監管體系進一步明確了“雙支柱”框架,即“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前者服務於傳統的增長通脹等目標,後者主要是防範金融風險,這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監管趨勢。

新監管框架有三點基本原則:一是引導金融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二是推進金融去槓桿、防控金融風險;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加大金融開放力度。

從監管措施來看,圍繞中央金融整頓的總要求,各方的落實明顯比過去要實在,力度也更大。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我們看到了一行兩會一局的資管新規,證監會的再融資、併購重組、減持新規,銀監會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治理,財政部的50號文、87號文、92號文、23號文,這些監管措施基本上把過去幾年的歪路給堵死了,金融監管並不是紙上談兵,這超出了很多市場人士的預期。

掌握新金融環境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

第一, IPO的過會率降低。

2017年IPO過會率為77%,今年過會率只有56%,大幅下降。甚至出現過11月29日3家全否、IPO零通過的紀錄。審核節奏也逐漸放緩,前四個月發行批文數量和籌資總額相較於去年同期分別下降75%、50%,分別為39家、403億。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可見,IPO審核越來越嚴,難度不斷提高。而且IPO新政規定IPO被否企業作為標的資產至少三年才可借殼上市,導致不少企業紛紛撤單,目前已有100多家企業撤單,撤單數約為去年全年的八成。

第二, 獨角獸迴歸有了新路,但門檻在提高。

第三, 再融資規模大幅收縮。

2014年、2015年定增市場的火爆已成為歷史,再融資的主要方式在發生變化,這其實給企業家提了一個醒,無論在市場火爆時還是形式複雜時,都保持相對客觀、理性的頭腦。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現在有很多企業,包括企業家自己也買了定增,很多都跌掉了三分之二。從方式上來看,可轉戰優先股,可能是現在更好的一種方式。

第四, 併購重組趨嚴,螞蟻吞象的資本遊戲不好玩了。

證監會總體上還是鼓勵併購重組的,但也在加大力度規範。2017年併購重組新規監管趨嚴,重點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及利用高送轉、高槓杆收購等題材炒作、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市場亂象。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如2017年“龍薇傳媒”高槓杆收購萬家文化案,這場收購的總資金為30億,龍薇傳媒除自有資金6000萬外,剩餘資金都是借入,槓桿比例高達驚人的51倍,監管機構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第五, 嚴格限制槓桿,併購基金不好玩了。

併購基金的優勢的是通過結構化設計、回購承諾安排等降低資金成本。資管新規出臺後,限制多層嵌套,禁止大股東通過質押私募基金份額、使用銀行貸款等非自有資金融資,有效的控制了併購基金的槓桿和規模,進而限制了企業的投融資規模。打破剛兌,使得風險暴露,增加了外部投資者的風險,減少了併購基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第六, 財政監管打擊明股實債,以槓桿充當資本金的融資不好玩了。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行資本金制度,多為項目規模的20-30%,只有落實資本金才能進行項目建設。在非標興起的年代,由於項目資本金融資體量大,而且多為明股實債,風險較小容易審批,是備受非標青睞的投資標的。

投資者抓住趨勢機遇,做好資產配置

在全球經濟屬於復甦上漲的過程中,通脹在慢慢起來,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就要判斷到底通脹是溫和的通脹還是滯脹,因為溫和通脹對企業發展和個人投資是有利的,所以在資產配置上,有一些像黃金之類的抵抗通脹的品種,會成為投資人比較關注的。特別是在18年以來,中美關係摩擦比較多的時候,資本市場還是會有一些起伏。

這一次站在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你一定要慎重投資!

從大類資產來看,由於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在消費升級趨勢延續下,全球資產配置成為熱點,同時,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在中國具有硬通脹屬性的文旅地產,也將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中不錯的選擇,對於高淨值投資人而言,家族信託可能更加匹配,成為家族財富保值增值、傳承下去的較好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