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蔡旗有片白楊林

風沙不起的日子,民勤這個地方特別的美,天藍得那麼純淨,雲白得那麼輕暄,連四野的綠色也生長得那麼明媚。蔡旗大橋向南,溯流而上,兩岸蘆葦青青。遠處,白楊林如一大朵暈染的綠雲,把片片清涼跳進眼裡,特別悅目。

沿河邊一條碎石子路,行至進水口。有綠色的鐵絲網,像一面牆,岸上護住了遊人。水龍奔騰至此,倏地被閘門攔腰一勒,一泓碧波飛花濺浪裡,奔向綠洲。岸的西面是莊稼地,正是花開時分,向陽的葵盤,金光燦燦,有一股子田園的勃勃生氣。迤邐向南又裡許,卻是一座小小石橋,連接東西。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蔡旗吊橋風景

過橋向東,沿坡而下,梭梭、紅柳等各類植被葳蕤叢生,踏小徑前行,眼前一片白楊林傍水而立,水面卻淺,不過一條小小分支。透過水麵,細細的沙粒清晰可見,河床很多地方裸露出來,上面幾叢葦草,葉色青綠,揚了穗花,抱成團兒精神抖擻地生長。白楊卻生得好,亭亭而立,枝挺葉綠,栽植得密密集集,軀幹細長裡多了幾分俊秀。不類沙棗樹之粗獷雄壯,更似一峨冠博帶謙謙君子,隨風頷首致意裡,沐浴了陽光,溫柔著歲月,帶來層層清涼,笑看這流水潺潺而去。水畔那些垂柳卻不然,有幾棵根斜莖歪,枝葉在嬌怯不勝裡把一段嫋娜體態展開,依依不捨,在水面上追逐著流波。

夏日野遊、迎風乘涼,有林有水,一腔燠熱心緒無聲無息裡就此消冰化水。人生三萬六千日,便如樹葉般稠密,幾番秋風吹過,也就所剩無幾,在匆匆時光裡,忙中偷閒聚在一起,展眼枝頭,水邊流連,不過是喜歡那紅紅綠綠曾經真真切切地肆意怒放過,喜歡那一個麗日當空芳華正好!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石羊河溼地

《岳陽樓記》言: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雖無斯樓,卻自有喜洋洋者情懷。河沿寬闊平坦處,樹蔭下蓬布一抖一扯,不論斜橫,或躺或臥,全憑自心,求一個舒心自在。真趣真味,貴乎率真,貴乎坦蕩。大家在上面或猜拳行令,或談天說地,或尋微探幽,自得其樂。登高望遠抑或俯擁大地,嗅花觀蟻抑或吟風弄月,痴醉裡盡有一份生命在紛紛擾擾、熙熙攘攘之外,獨有的無拘無束有滋有味。自然之情、山水之意,在流陰輕逝裡滌盪了心肺肝腸。

詩話無止,大道歸真,終究尚需填飽一個肚皮。到了做飯的時間,大家先去附近尋個寬闊無礙的地兒,拿出準備好的灶具,把鍋安好,放了羊肉,加了調料,添滿清水,灶膛裡輕輕拔弄幾下,火苗騰起,舔在鍋底上發出悅耳的“滋滋”輕響。

順林而行,林間枯枝黃葉,日積月累,竟有厚厚一層,腳落在上面,咯吱作響,在斑駁的光影裡愈顯出靜謐來。及到穿林而出,眼前光線大亮,驕陽如火,聽得潺潺水響,再也忍耐不住,尋河邊傍柳積水過腹處,把一個熱汗淋漓的身體,借一汪碧水清涼潔淨。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石羊河 攝影:陶積忠

真的到了水裡,就是一隻旱鴨子。雙手雙腳亂比劃幾下,卻驚了水邊幾隻雀兒,樹枝上撲簌簌飛起。心裡胡編亂湊,套了幾句“你在天上看我,我在水裡看你,不一樣的眼睛,一樣的距離,一樣的天地,不一樣的快樂”的話兒,繞來繞去地想著“一樣,不一樣;不一樣,一樣”之類的問題 ,臭屁地覺得有點哲人味兒了。

這麼一條小河,在有水的地兒,叫河有點兒抬舉了。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游的、下游的都得喝上一口,關連著千千萬萬人的生存。就這麼一點兒水,沒有個科學合理的統籌兼顧,沒有個顧人顧己的兄弟情懷,下游就得斷流,就得風吹沙動、河床裸露,地表龜裂,乾涸得嗓子冒煙,喪氣得無精打采。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誰記憶裡沒有一條小溪、一條小河呢?一條河,雖小,也叫河。這河流再小,在家鄉兒女們的心裡也是一條大河,銘刻在記憶裡,生生世世,流淌不息。你家、我家,或遠、或近,不就在河的“岸上住”嗎?

“嘩嘩,嘩嘩……”,小河在耳邊、在眼前、在歲月裡,時斷時續,流淌著它的糾結和悲歡。本地人對水的那種感情,別人怕是很難體會,遠的村村都有龍王廟不算,今天一到放水的日子,鄉下的人家恨不得把所有的缸啊罐啊,盆啊鍋啊用水盛滿。水流雖細,水面雖淺,可是岸邊白楊的青翠,莊稼的金黃,還有一片蘆葦蕩的歡樂,都指靠在它身上。

水色淺淺,鴨戲魚遊;草木青青,風靜沙止。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石羊河溼地 攝影:陶積忠

水,讓一個地方生機萌發;草木,讓一個地方眉潤眼亮。有水,可以灌溉良田千頃;有樹,可以建造屋舍萬幢;有草,可以讓牛羊不再飢餓、山野不再裸露,讓一群人隨著一條流淌的命脈,跟著生命的綠色,建起自己的一方家園,然後在歲月裡孕育和積澱自己的文明。比如,這水一路向前流去,流出了沙井文化、柳湖墩遺址和三角古城。

這個地兒,歷史上建有鎮番衛第一大鎮——蔡旗堡,有許許多多可說道說道的東西,比如馬王爺的故事。

馬王爺有三隻眼,這個故事大家自小就耳熟能詳。相傳名匠魯班一次與妹妹比賽本領,一夜之間造成趙州橋。魯班高興之下說了一句大話,我造的橋堅固耐用,無論多重的東西過橋都沒有問題。這話惹了各路神仙,張果老倒騎毛驢,馱著一個褡褳來了,柴王爺手推一輛獨輪車,也來了。魯班剛開始不以為意,誰知驢、車一上橋,橋身就“叭叭”作響,搖搖晃晃。原來,張果老毛驢馱的褡褳裡一邊裝著太陽,一邊裝著月亮;柴王爺的獨輪車上載著泰、華、恆、衡四座山。兩位神仙說了句,“橋修得不錯,就是眼力差了點。”魯班懊悔自己有眼無珠,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摳出摔在橋上。誰知這眼珠轉眼間變成一顆夜明珠,滴溜溜滾落橋下,被迎面而來的馬王爺和牛王爺看見,二人爭著要這顆珠子,馬王爺先行一步搶到手,一看牛王爺不依,慌張中把珠子按在額頭上,成了三隻眼。木匠們吊線的時候閉上左眼,說是祖師爺魯班摳了左眼的緣故。

時至今日,兩個人惱火了,性急的一個往往丟句話說:不給你點眼色瞧瞧,你就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老師說這個故事時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不能說大話、做過頭事。可是,一個人,時時拿捏好自己的分寸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啊!記得那時自己總忐忑不安地想,一不小心說了大話、做了過頭事,可怎麼辦呢?

一個人的心靈,在離自然最近時,也許才不會被愚蠢淹沒。小時的一個問題,以為早已忘卻了,今天倒是在這水裡忽然念及,不經意間就有了答案。孔子說,知恥近乎勇。魯班懊悔自己有眼無珠,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摳出摔在橋上。誰知這眼珠轉眼間變成一顆夜明珠。這不就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及時反省知錯就改猶如珍珠一樣可貴啊!

趙州橋自然不是魯班修的,正史記載是隋朝的李春。蔡旗人不說這個,他們真正在乎和驕傲的,是藉此問問你知道故事裡的馬王爺是誰嗎?

此地不遠,有個金家莊。莊子上的人會刻意雲淡風輕有點兒不屑地告訴你,那是我們先祖——金日磾。西漢時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隨昆邪王降漢,被漢武帝拜為馬監,後世民間奉為馬神,稱之為“水草馬明王”。明朝萬曆年間,其後裔尋根問祖,定居於此。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紅崖山水庫 攝影:陶積忠

古時這裡生活棲息的部落,以北山為屏障,以石羊大河為依託,立國名“豬野”。西周之時,羌戎在此牧馬;秦漢之際,月氐烏孫混居 。公元前209年,匈族冒頓單于分封親信建立了休屠王國,王陵在紅崖山,首都即為蔡旗堡。漢武帝元狩二年,大汗驃騎將軍霍去病風姿英發,揚鞭飲馬,爆發漢匈在河西的第一場大戰。

洪武爺定鼎中原,徵西將軍馮勝揮戈過河;明末風雲四起,李闖手下大將在此折戟收兵。一河碧波,光陰流轉裡不知有多少回漩激越,水面卻依舊如此平靜,彷彿天邊掠過的那幾片白雲。

水聲嘩嘩作響,四肢輕輕擺動,身底一粒一粒的沙,細膩而溫柔。眼睛隨著掠過水麵的一隻鳥兒向遠處慢慢飄遠,逐漸忘去一些多餘的念頭,成了長在水裡的一根草兒,草尖兒上流連的一縷陽光,一個堆滿世風俗塵的身體,慢慢消融在高高的藍天白雲裡。

出水而回,鍋裡已開始飄出濃郁的羊肉香氣。嘴緊一點的先到鍋邊,顧不得燙,撈了大嚼大咽,後到的故意批評幾句,裝作義正辭嚴,見大家嘿嘿笑著只顧五臟廟,趕緊撲到鍋邊撈根肉骨頭犒勞自己。文人墨客華麗轉身,化作一眾吃貨,一餐風捲殘雲,杯盤橫掃。及到煮了麵條,大家吃得從容多了。起鍋時放點蒜苗香菜末兒,味兒全有了。桌子一擺,放上碗筷,切一盤綠油油的辣椒,脆生生的蘿蔔絲,灑點鹽,倒點醋,吃得溫文爾雅津津有味。肚子墊了底,添了力氣,長了精神,大家相互招呼著,各色灶具、垃圾收攏歸袋,又妥善掩埋好。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野炊

三人同行有吾師,十步之內有芳草。初見不顯山不露水,謙虛自珍。大家談笑裡一攛掇,卻是見得此情此景,也就真情真性,放開拘束,挺脊收腹,手持二胡,疊腿端坐,雙眼半闔,面貌氣色與平日大是不同,舉止裡多了幾分虔誠與莊重,弓弦輕顫、五指點抹間,一曲樂音穿林繞水,裹卷著那些金戈鐵馬、那些天高雲淡,悠悠揚起。會然於心處,諸人或俯身探首如鵝伸頸,或揮手晃腦點足而笑、或倚樹閉目靜聽冥想,引得附近其他遊客前來欣賞,拿出手機拍照。

人的精氣神兒與水土有種神秘的默契。一個地方的人兒,不論走到那兒,眉眼裡都帶著一個地方的山林水氣。這話不是虛的,在外見面不必開口,望望皮毛色相,心底就有幾成把握,知道是不是老鄉。素日裡本地人說這兒的水土好,養得女人眉眼如畫,男人心思活絡,連棚裡的蔬菜,也沾了水氣,長得分外喜人。今天走進蔡旗,這兒的蔡旗社區、沙灘新村有花有草、寬敞明亮,建設得非常美麗,依舊是民勤經濟建設的排頭兵。提及這片水土,蔡旗人是很有感情和驕傲的,聊起過日子的事,樸實的謙虛裡有股透上眉梢的喜氣。

民勤印象|| 孫曉玉:蔡旗有片白楊林

△美麗鄉村 攝影:陶積忠

野炊的情趣不在於炊,在於野。《說文》言“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自邑而郊而野,自是離繁華喧鬧越來越遠,離自然天趣越來越近。今時今日,因了人類到過的地方越來越少,這樣的美景也就越來越少,又因了世事的日趨複雜和人心的更加精密,這樣的趣味在人世間竟變得可貴了。

恰值週末,一行八九人,相約前來尋找一份驀然回首的簡單,不期而遇的開懷。流水潺潺,白楊林畔、草木方綠,水色正好。徐徐微風裡,滿眼清涼,卻正是時光美好。推杯愜心微言、把臂共話時光,喜樂無極。興盡而返。依依不捨裡回眼來處,夕輝斜撒,波光瀲灩,恍若金鯉化龍,鱗光萬點躍動於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