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座北朝贵族墓的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北朝考古中,徐显秀墓的发现非同一般。

可以说,徐显秀墓的发现是中国北朝考古和中国美术考古的重大收获,对研究北朝历史和丧葬风俗文化非常难得。发掘时国家文物局两任局长张文彬、单霁翔,曾先后亲临考古现场视察,指导工作。

徐显秀墓,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被盗墓者光顾的徐显秀墓,考古发掘前)

那么,这座墓是如何发现的?说来很意外,是盗墓引起的。

徐显秀墓周边有100多亩的梨园。2000年12月,下了一场大雪,整个梨园都被雪封了起来。

一天,日常巡视的村民发现,大坟堆西侧出现了一大洞,直径大约在四五十公分,周边还堆着新挖出来的土,在雪地上很显眼。再一看,周围雪地上还散落着报纸屑、破手套、电池等物品——很明显,盗墓者光顾了!

文物考古部门就此进行发掘,徐显秀墓被发现了。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盗墓现场,与本文无涉)

发掘前,徐秀墓是一个大土墩,有四五米高,被称为“王墓堆”,俗称“大坟堆”。当地传埋葬的是一位明朝皇帝。发掘后才知道,墓主虽然不是皇帝,但“北齐高官”的真实身份还是十分令人意外的。

徐显秀墓的发现在当时省城太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最初有专家猜测这可能是明代墓。因为从文献记载看,东山一带曾是明历代晋王的主要埋葬区,附近几个村庄如东峰(坟)、西峰(坟)、老坟等就有晋王朱榈、端王朱知烊、简王朱新的陵墓等。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朝墓被盗现场,陶俑散落出来)

经过对现场照片的观察与分析,大家改变了看法。王天庥、渠传福两位专家首先提出,很可能是北朝晚期的墓葬。

当年,太原作为东魏、北齐时期的“霸府”、“别都”,政治地位非常重要。从1950年代开始,太原发现了不少这一时期的墓葬,成为北方地区除邺城地区外,发现东魏、北齐墓葬较多的地区之一,而且所发掘的墓葬大多为高官显贵的墓葬。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邺城北朝兰陵王墓)

如197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晋源区王郭村联合发掘的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右丞相东安王娄睿墓;1984年在太原市城南发现的北齐北尉少卿厍狄业墓;1999年在太原市汾河西岸发现的北齐骠骑大将军贺拔昌墓,等等。另外,在太原周边的寿阳、太谷、榆次、祁县,也不时有北齐高官的墓葬被发现。

所以,在墓主没有确定之前,圈内专家便认为,这将是太原北朝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接下来的正式考古发掘,果然证实了这一推断,徐显秀墓被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发掘前就能得出北朝贵族墓这一推断,还与盛唐名相狄仁杰祖坟被发现有关。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王家峰村一带是唐朝名将相狄仁杰的故里。就在徐显秀墓被发现的半年前,即2000年7月,在王家峰村的一座破窑洞里,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考古发掘,发现墓主名叫狄湛。

狄湛是谁?乃一位南北朝时期的羌族首领,东魏、北齐时曾官拜将军。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他是狄仁杰的祖先,也就是说,狄湛墓是狄仁杰的祖坟。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太原狄氏很显赫,以不畏权贵著称的狄仁杰,在网友中的影响也大,现代唐宫影视剧中常有他的形象出现。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在位仅4月就被酷吏来俊臣诬陷,遭夺职下狱。平反后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再次拜相。狄仁杰生前最值得书写的一笔,是力劝武则天退位,复立庐陵王李显(唐中宗)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所以,对于狄氏祖坟的发现,让娄时的山西考古圈很兴奋。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徐显秀墓位置示意图)

盗墓者大雪天挖开一座古墓,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徐显秀墓道与墓内壁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