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懷疑眼前的世界是否真實,一個著名的典故是“莊周夢蝶”。《莊子·齊物論》中說,一天晚上莊周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怡然自得地在花間飛舞,渾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一直到他突然間醒了過來,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不是蝴蝶,是莊周。

莊周在夢中只知道自己是蝴蝶,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假如他一直都不醒過來,那麼他是不是就永遠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在夢境裡,還是在真實世界中呢?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笛卡兒也有類似的想法,他說:“當我仔細思索這個問題時,我發現人清醒時的狀態與做夢時的狀態,並不一定有所分別。”由此他進一步問:“你怎麼能確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場夢呢?”

這個問題,也是美國影片《盜夢空間》的主題。在這部電影中,竊賊道姆·科布善於潛入到別人的夢境中,去盜取重要的信息和秘密。為了實現與兒女團圓的夢想,科布鋌而走險,接受了一個有別於以往的危險任務,不是去竊取情報,而是把一個意念“植入”到別人的頭腦中。為此他與夥伴們深入到了第四層夢境,並差點永遠留在了“迷失域”中,但最終他成功了。回到現實中與兒女團聚之後,就在他用陀螺測試自己是否還在夢境中時,電影突然結束,留下一個懸念:此時他到底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夢境裡?

看完這部電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以前一直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生活著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但你想過沒有,你怎麼能夠肯定它一定就是真實的呢?說不定我們其實都生活在一個虛幻的夢境裡,從來就不曾醒來過?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人類對於世界所有的認知,都來自於感覺器官獲取的信息。在人類的各種感覺器官中,視覺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它可以是一種遙感,能使我們接收到來自於遠方的信息,而不必像觸覺、味覺那樣,需要通過直接接觸。下面就以視覺為例來看人類的感覺是怎樣形成的。

視覺的形成首先需要有信息,這種信息包含在物體反射的光線中,所以在完全沒有光線的暗處我們是看不到東西的。接著為了感知光線中的信息,我們需要有能對光線起反應的檢測器,那就是“視網膜”。當光線穿過眼睛的“晶狀體”時,圖像就會被反轉,然後聚焦投射到眼球后表面的視網膜上。

視網膜既是一個信號接收器,也是一個信息轉換器,它最裡面的一層是由幾百萬感光細胞組成的,每一個感光細胞都含有光敏感分子,叫“感光色素”。當暴露在光線中時,這些感光色素就變得很不穩定,會發生分解,這一過程改變了感光細胞周圍的電流流動,從而觸發了下游神經元的動作電位。這樣一來,感光細胞就將外界的光刺激轉換成了大腦可以理解的內部神經信號。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接下來是信息的傳輸,視網膜信息的傳出通道是神經節細胞,這種細胞的軸突形成了一束神經,叫“視神經”,視覺信息就是通過視神經被傳遞到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

再接下來是大腦這個處理器把信息還原為圖像,它的原理更為複雜,人們直到現在也還沒有掌握其中的細節,只知道它做得很好。在生活中你應該有這樣的經驗,攝像機在快速抖動時拍到的畫面會晃動得很厲害,讓人難以辨別其中的圖像,但人類在運動中看到的影像卻仍然是清晰的,這說明大腦在對信號進行加工時,懂得自動消除晃動因素的影響,它的聰明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從上述視覺形成的過程可以看出,我們看到的東西高度依賴於所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大腦處理這些信息時採用的模式。一旦這些環節出了問題,我們就會出現視覺障礙。有些人的視網膜中缺少對中波或長波敏感的感光色素,他們就成為紅綠色盲;有人缺少短波感光色素,就成為了黃藍色盲。更有一種人的視錐細胞無法正常工作,天生就無法辨認色彩,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生活的天地就是一個黑白世界。

從邏輯上來看,視覺感官輸入什麼樣的信息,我們就會看到什麼樣的東西,對於其它感覺器官來說也是一樣。所以假如我們能夠用計算機模擬信號來替代這些信號輸入,就可以製造出一個真假難辨的虛擬世界。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1981年美國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闡述了這樣一個假想:“如果有人被邪惡的科學家施行了手術,把他的腦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感覺,那麼將會怎樣呢?”

這個著名的假想被稱為“缸中之腦”,它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人類大腦中關於外在世界的信息,真的只是通過感官輸入模擬出來的,我們怎麼可能分辨得出它的真假來呢?

笛卡兒就認為外在世界實際並不存在,是造物主在故意矇蔽我們。他說:“我願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造物主,而是一個同樣狡猾,同樣有法力的惡魔,施盡全身的解數,要將我引上歧途。我願意假定,天空、空氣、土地、形狀、色彩、聲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過是用來欺騙人的幻象,而那個惡魔就是要利用這些來換取我的輕信。”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佛經中也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其實只不過是假象,眼前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事實上,他們的想法並非沒有可能。從邏輯上說,我們確實沒有辦法確定世界是否真實。因為我們所有的信息都來自於感官知覺,大腦是據此作出判斷的,假如感官接收到的信號本身就是模擬出來的,我們根本無從察覺。所以僅憑感官知覺,我們就能判斷眼前世界是真的嗎?顯然不行。

前面這些觀點會被一些人歸類到“唯心論”中去,但其實這種標籤早已過時。“唯物論”在19世紀曾一度成為公認的主流世界觀,但現在已經被物理學家們廣泛懷疑。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在早期人們提出“物質”概念的時候,認為它是實在的東西,所以才會用“質量”來衡量它的多少,言下之意是:質量大物質就多,質量小物質就少,沒有質量就沒有物質。

但後來這種觀念被徹底打破了。首先是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能量也可以轉化為物質,而能量是虛無的;然後又發現有些粒子沒有質量,比如光子、夸克、膠子。這樣一來,物質的實在性就已經很值得懷疑了。

當人們對時間、空間的特性有了進一步認識之後,才更認識到它們是世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們並不是恆定的,會隨著物質的改變而改變。假如說世界是唯物的,那麼它們算是什麼呢?難道時間、空間也是物質嗎?

量子論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於物質實在性的懷疑。“不確定性原理”說,粒子是不確定的,假如它是實在的東西,怎麼可能沒有確定的狀態?“互補原理”說,在你看的時候,它是粒子,不看的時候,它會變成虛無縹緲的波,實在的東西可能這樣麼?

眼前的一切真實嗎?

宇宙大爆炸理論更是直接否定了唯物論。在宇宙誕生之前什麼也沒有,沒有時間、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假如物質是真實的,那麼在宇宙誕生之前它們到哪裡去了呢?怎麼可能憑白無故變出個真實的宇宙來?

事實上,許多現代頂尖的科學家已經在懷疑。前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現任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教授,就曾經作過一個叫做《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的演講,公開否定唯物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來看看。

或許會完全違揹你的經驗和常識,或許會讓你一時難以接受,但我們還是要問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的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靠得住嗎?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