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前不久,以色列國防軍的“長釘”MR反坦克導彈小組在訓練中,居然把自家的“梅卡瓦MK4”主戰坦克當成了靶子進行訓練

。當然,這個訓練只是一次不發射的實彈瞄準訓練。不過,本次演習的主角“長釘”MR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還是頗為值得說道的。那何為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它又有哪些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什麼是光纖制導?

所謂光纖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簡單的說就是將此前的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所用到的“線”換成了“光纖”。通俗來講,就是在反坦克導彈的尾部,裝上了與控制裝置相連的尾巴(光纖)。在導彈發射後,光纖便會從其彈體尾部釋放出來。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由於光纖傳輸具有數據量大、速度快的特點。在配合導彈頭部的光學攝像機使用時,就可以將導彈飛行途中“攝像機捕捉到的畫面”實時回傳到射手控制檯的屏幕裡。這就賦予了射手一個“導彈視角”,射手就可依據它來操控導彈,確保導彈命中目標,實現“人在迴路中”以及“發射+觀察+更新”的能力。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光纖制導的優勢

【射後鎖定】光纖為“長釘”導彈帶來的優勢之一,就是“射後鎖定”能力。所謂“射後鎖定”是指射手在發射位置較為隱蔽的條件下,直接向敵人可能存在的區域發射導彈。待導彈飛近目標區域上空後,再根據導彈回傳的畫面,對所需要打擊的目標進行鎖定和攻擊。即“先發射、後瞄準”。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模式任選】至於,以往那種“鎖定目標後,發射後不管”的能力,“長釘”導彈自然也同樣具備。當然,在“發射後不管”的過程中,射手也可根據需要進行強行介入,改變攻擊目標或者放棄攻擊,且這種導彈既具備水平方向上的直瞄攻擊模式,也具有曲射攻頂的能力。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體型小巧】由於光纖制導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指令均由光纖傳輸(有線),因此其抗干擾能力命中精度均十分優異。此外,由於光纖體型輕巧,比一般有線制導反坦克導彈所使用的“線”輕的多,這對導彈系統的小型化頗有益處。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一彈多用】就以色列國防軍的“長釘”來論,其家族基本都採用了光纖制導+串聯破甲戰鬥部的模式。而“長釘”MR型則具有重量輕、易於攜帶的特點。且該導彈還具備隨時升級多種戰鬥模式的能力,實現“一彈多用”。即它既可以打擊坦克裝甲車輛,也可以打擊堡壘、低空低速飛行的直升機等。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來自東方的“紅箭”

說了這麼多神奇功能,大家是不是感覺“光纖制導”高大上?事實上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均有類似的裝備。其中我國就有一款威力極大,且已經發展出2種不同底盤的車載重型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紅箭10”多用途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紅箭10”導彈發射瞬間

該武器系統的自用型號稱之為“AFT10”,所使用的是“04A步戰車”同款的“502改履帶式底盤”(俗稱“膠水改”底盤),戰鬥全重為23噸。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就是,部署了8具“紅箭10”貯藏/運輸/發射一體式發射箱(每箱一枚,共計8枚)。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除之前介紹的“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各項能力外。紅箭10最大的特點就是威力夠大。其採用的串聯破甲戰鬥部,具備穿透帶ERA(爆炸反應裝甲)的320MM/68度均質鋼裝甲的能力,能有效對付目前主流三代或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如今,軍工科研人員還將這套系統集成,安裝在了ZSL10式輪式裝甲輸送車的底盤上,提高了其戰略/戰術機動能力,可用以外貿出口或今後自用。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水下的“光纖制導”導彈

當然,“光纖制導”也並非反坦克導彈的獨門絕技。在“潛空導彈”領域,無論是法德聯合研製的“獨眼巨人”導彈,或是德國的“IDAS”導彈,使用的均是光纖制導模式。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導彈後面為什麼會拖根線?詳解“光纖制導”原理,中國紅箭也在用

隨著今後戰場形態的不斷升級和變化,光纖制導這一特殊的制導方式,將可能用於其他種類的導彈上,從而衍生出種類繁多的光纖制導導彈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