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玻璃罩住的可能又是一具7000万年前白垩纪时代的巨龙化石


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三阳岭安置区的一个小山包上,有一个既奇怪又特别的装置,一块岩石的顶部被一张玻璃罩着,并把四周用角钢和水泥封住,老人说:他用玻璃罩住的可能又是一具恐龙化石。

安装玻璃的人是一位72岁的退休乡村教师,名叫龚明远,他在这片岩石上发现了一块丟恐龙的颈椎骨化石,怕被别人破坏,就找了一张12毫米厚度的玻璃把化石保护起来。

1974年。时任正阳乡桐坪村村小民办教师的龚明远扛着锄头在地里栽洋芋时挖到了一块形似动物骨骼的石头,引来了当时的四川省地矿局107地质队,后经专家鉴定,这块“石头”为恐龙化石。

随后,地质队的工作人员们来到三阳岭进行发掘,并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经鉴定,三阳岭恐龙化石中有鸭嘴龙、巨龙等,距今约7000万年,属白垩纪晚期。

老人没有想到,从他挖到恐龙化石那天起,他就已经跟“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开始,他没事就到挖到化石的那片区域寻找;听到当地人挖出化石的消息,他总是及时赶到现场;有些外乡人想私自偷挖化石,他都会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劝阻……

2006年11月1日下午4点左右,在正阳三阳岭的一建设工地放炮,工人竟发现被炸开的石头里有4块恐龙化石。其中一块化石长1.6米、宽0.4米,比以前发掘出1.02米的化石还长。听到这个消息,龚明远老人第一个赶到现场,阻止工人继续施工,并迅速将消息上报了文管部门。

相关部门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龚明远老人参与其中,经过2个多月的发掘,一只活着时预计体重约40吨、长近30米的白垩纪恐龙重新站在世人面前。2007年11月,三阳岭又出土了一具恐龙化石,其或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恐龙化石。

从此,龚明远老人义务担负起了保护恐龙化石的重任,从74年第一次发现到现在为止,40多年从未停歇。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居民也养成了爱“龙”护“龙”的传统,哪里有发现恐龙化石的消息,哪里就会有龚明远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