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故事」假人頭

「桐城故事」假人頭

老父親在世時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桐城西鄉有一村莊住著幾十戶人家,但只有兩姓人家:姓王的與姓李的。

村莊裡住著的百姓世代都是農民,他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風調雨順的年景,農民們的小日子也還能過得去。

然而桐城西鄉多為圩區,遇到鬧水災的年成,他們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有一年,這裡被洪水淹沒,莊稼顆粒無收,為了生存,村民們流落他鄉,自謀生路。

「桐城故事」假人頭

這時候,如果有人有手藝,有智慧,人又勤快,做點其它事情還是可以賺到些錢的;但如果有些人沒本事,人又懶,當然也就賺不到錢回家。

過年的時候,鄉鄰之間就苦樂不均了。

一家姓王的人家,家主王勤會做生意,人又勤快,不嫌髒不怕累,這樣,他家漸漸的就比別人家裡富裕些。

誠然:害紅眼病,有史以來皆有之。

住在王勤隔壁的李家的男人李記,看見王勤家裡現在這般富裕,心中非常嫉妒,他跟妻子說:隔壁王家有那麼多好吃的,好穿的,我想去偷些來。

他的妻子一聽,忙慌了神,便語重心長地勸說丈夫:

“這不可以呀!人家是人家的東西,再說人家也是通過自己勞動所得。我們目前是有些困難,但這都是你自作自受,誰叫你懶,不肯找活幹呢?現在看別人富裕了又紅眼,事已至此,我看我們還是忍一忍吧!等到明年開春,午季收割時,你出去再找點活幹幹,家不就好了?就是要飯,也得正大光明的,遠比做小偷強。”

可無論妻子怎麼勸說,李記就是不聽,心裡總還是想著怎麼把隔壁王家的東西偷到手。

王李兩家只隔著一層土基壁子。

「桐城故事」假人頭

李記看著這層土基壁就心生一計,趁家中無人之時,他就鑽進自家的空糧倉,用鐵鍬把自己與隔壁家的牆壁,削了個很薄的一個圓圈,他想等待哪天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地捅破這面薄壁,爬進王家,去偷些東西來享受一番。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誰知王勤是個精明透頂的人,他早已洞察隔壁的李記有歹心,就對妻子說:隔壁李記沒本事又好吃懶做,專門想得便宜,現在看到我家這麼好,樣樣都有,早就想來偷了,我預料他早晚會來我家偷東西,我先放句話擱這裡,他要是敢來我家偷東西,我就叫他有來無回。他在隔壁削牆壁子的聲音,我早就聽見了,這個地方,我早就用水印過,有個圓圓的洞口,哪天這個洞口若有人頭出現,我就一刀子下去,結果了他的性命。

王勤的妻子是個善良的人,她一聽丈夫這般說來,大吃一驚,立刻勸說丈夫不能傷人性命,不能不講良心,把事做絕,但是王勤也是個固執之人,仍然我行我素地說,李記既然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初二。

這時候,王勤的妻子想到:要想避免這場悲劇發生,只有把事情真相告訴李記家人,叫他不要在夜間爬洞了,危險!

「桐城故事」假人頭

沒想到李記也很固執,他偏要要試探一下,看看王勤是不是有那麼大的膽,偷點東西,竟敢殺人!

怎麼試探呢,想來想去,他終於有了辦法:不防做個假人頭,戴上自己一貫戴的帽子。他準備先用假人頭來試探一下,如果假人頭被砍,就算了,行動取消,如果沒被人發現,那就竄洞而入,偷點東西。

心中有了計劃後,李記就以待時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萬籟俱寂之時,李記認為時機到了,毅然決然地拿著早已做好的假人頭,躡手躡腳地走到自家的空糧倉,他在輕輕地捅破那層薄牆壁後,就悄無聲息地把假人頭伸了過去。當假人頭剛伸到王家屋裡時,寂靜的黑屋裡馬上發出一聲慘裂的嚎叫……原來王勤早有所準備,他手持菜刀在隔壁的洞口等候多時,剎時間,果然有黑影在洞口出現,王勤料是李記來了,說時遲那時快,王勤手起刀落一刀砍了下去……

誰知就這寂靜的夜裡的這聲慘叫,立刻驚醒了全村所有的人。

人們紛紛尋聲而來。

王勤聽到一聲驚叫後,馬上嚇得倒退了幾步。畢竟他也是個普通的百姓,不是殺人的劊子手。再上前看時,沒發現血跡……心中疑惑,掌燈前來看個究竟,原來倒在地上的是稻草紮成的假人頭!他不禁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然而那個李記,這一刀下去,他大叫一聲,忙縮回自己的身子,一頭栽倒在地上。當他清醒過後,發現鄉親們都已聚來,他感覺自己再也無臉見人,萬念俱灰,便提了個簡單的行李,在沒驚動家人的情況下,悄然離家出走。

第二天清晨,鄉鄰議論紛紛,有人說李記死了,羞愧得自殺了,也有的說是出逃了。

「桐城故事」假人頭

李記的妻子是個自信堅強自立的女人,事情發生之後,她沒有倒下。她先是把牆壁子上的窟窿補好,但是留著痕跡,她不是要孩子們記仇,她要孩子時時看看,敲敲警鐘,她要孩子們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給自己掙回尊嚴,洗刷父親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恥辱。

她帶著兩個不滿十歲的兒子艱難度日。年成好的時候,她憑藉自家的那畝薄私田,也能有碗稀糊稀粥喝。

遇到災年,為了生存,她就帶著兩個孩子到城鎮富戶人家,給人做女傭,兩個孩子給人做童工。什麼髒活累活,他們一家人都幹過。他們受過凍,捱過餓,但心裡仍揣著一個夢想,孩子大了總有出頭之日。

村裡有木匠師傅,經常幫別人幹木工活。李記的兩個兒子,沒事的時候,從小就在木匠師傅那裡玩。兩個孩子很聰明,他們一邊玩,一邊偷偷地學。

人說木秀才,木秀才,此話一點也不假,做木匠還真得靠點聰明勁。

這兩個兒子在母親的循循善誘下,也很爭氣,就這樣,在沒有投過師,沒有專門學過藝的情況下,憑自己的聰明才智,還真的就把木匠手藝給學會了,真是使人難以置信。

光陰荏苒,歲月匆匆。一晃李記出走也有二十年了,他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

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聰明能幹,又不怕吃苦。加上李記的妻子勤儉持家,日聚月累,李記家的家境日漸好轉,手邊也有些閒錢了。

又一年,李家準備做房子。他們請了木匠,磚匠幫忙,屋場上的木料,磚瓦大一堆小一堆的,大家正幹得熱火朝天。

突然間,有一個老出家人跌跌撞撞地走過來,要討口水喝。李記家人給他端來一杯熱茶,這老和尚乘人不注意,用手蘸茶在他們家準備做房子的門板上寫下這樣一行字:

二十年前我去偷,菜刀砍下假人頭,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把兒孫當馬牛。

原來此人便是離家二十多年的李記。

「桐城故事」假人頭

當年,當他偷竊的行為敗露後,他感覺自己再無顏面對同村鄉親,更是愧對妻兒,無奈之下,他遁入空門,到遠鄉的一座廟裡去做了和尚。

近幾年來,他偷偷地打聽過家裡的情況,當他知道兩個兒子都很爭氣,家裡情況好轉時,也放心了。

今天,更讓他喜上加喜的是,家人為人厚道,給他這個陌生人端來一碗熱茶,這使他也看到這個家庭的希望,於是,他信手於門板上寫下上面的那幾句話。

李記的妻子當然知道是他男人回來了,就讓李記的兩個兒一路尋訪,到廟裡去請父還俗,回家養老。

然而,李記心如死灰,不肯還俗。只願在暗中祈禱家人平安幸福。李記妻子聽說後,也很無奈地說:罷了,罷了,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從此以後,他們便各人過各人的日子,互相祝願幸福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