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近幾日,我們洋洋灑灑也寫了不少關於全手工與半手工紫砂壺的內容了,今天可算迎來了重頭戲-二者如何分辨?首先,解釋一下題目為什麼如此“血腥”,因為我們確實要將紫砂壺“肢解”,從蓋到底“四分五裂”的去給大家一一分析,不錯過每個細節的去教大家練就火眼金睛。

1、壺蓋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全手工制蓋

全手工製作的壺蓋,蓋片和蓋延泥是分開獨立製作的,然後拼接在一起,經藝人處理延接點。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半手工制蓋

半手工制壺蓋,是利用模具整體擠壓形成的。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全手工壺蓋,接縫線明顯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半手工壺蓋,光滑無接縫痕跡

所以,半手工的壺蓋蓋面與蓋片直接是光滑沒有接縫的,而有接縫線的則有可能是全手工。

2、壺底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全手工壺有接底線

全手工制壺壺底是經過手工貼壺底片,後經藝人手工推牆刮底處理,但是手工畢竟手工,沒辦法處理的天衣無縫。所以壺底和壺身處接縫處多少會有接底痕。而半手工壺則是光滑無痕跡的。

3、壺身

半手工制壺,壺身的成型方式是套用模具,兩半合二為一的,通過模具擠壓成型,所以壺身會出現合模線(一般位於壺流下方,延此線可以將壺體分成兩半),但不可能出現拍打成型的稜紋。而全手工紫砂壺則是通過拍打各個部分成型的,有可能會出現拍打出的稜紋。

4、壺流與壺把

全手工紫砂壺有許多特徵,發現了嗎?

半手工壺,明顯的合模線

與壺身一樣,半手工製作的壺流和壺把,由於套用模具,二者都是由兩部分拼接而成,如果後期沒有使用明針處理,合模線就會比較明顯。全手工紫砂壺的壺流與壺把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合模線。

4、收縮紋、壺內章

除了上述四項之外,有人認為成品壺,有收縮紋即為半手工,無收縮紋即為全手工。略有有點以偏概全,畢竟使用泥料不同,收縮率不同,收縮紋出現的幾率也不盡相同,當然,全手工出現收縮紋的幾率是比較小的這點毋庸置疑。還有說壺內章判斷的,明顯的是全手工,不明顯的是半手工,這點就更加不靠譜了,因為現代做的新壺有一些已經不蓋壺內章了。

綜上:以上述的任何一個獨立的觀點去判斷紫砂壺是全手工還是非手工都是不成立的,必須所有的因素都考慮進去,有的時候甚至因素都考慮的面面俱到還有可能看走眼,畢竟如果真有人用半手工仿著全手工去做,上面四個意見也就起不到作用了,這個時候就要將購買渠道、價格等因素考慮進去了。所以,作為普通的用戶,僅僅是把玩品茗自用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太過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