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來不及了!”楊雨菲衝出小姐妹家,往自己租的房子快步走去,“這麼重要的事情居然忘了”。半小時後女兒就放學了,晚飯還沒做,她有點自責。

楊雨菲女兒在毛坦廠中學復讀,每天晚飯時間只有下午5點5分以後的半個多小時,隨後又將返校學習。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毛坦廠中學,下課的學生走出校門吃晚飯。

這所位於安徽六安大別山深處的學校,因高升學率、壯觀的送考儀式和《舌尖上的中國》而聲名遠播。慕名而來的學生每年都在萬人以上。

跟著他們一起來的則是數量龐大的陪讀家長隊伍。為了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他們放棄工作,在學校外租房,全天候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毛坦廠中學內的補習中心。

陪讀經濟

自2016年來到毛坦廠鎮,給女兒料理一日三餐便成了楊雨菲生活的重心。

之前在家都是丈夫掌勺,不精廚藝的她最初常遭女兒嫌棄飯菜不可口,為了讓女兒吃好,特意買菜譜鑽研。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出租房內,女兒在吃飯,楊雨菲忙家務。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晚上放學後,女兒躺在床,楊雨菲收拾屋子。

毛坦廠中學東北角有堵白牆,牆的另一側是被稱為“神樹”的楓楊,傳說在此樹旁燒香祈福很靈驗。

楊雨菲每天買菜都會路過這裡,她並不信神靈,但盼女兒高考成功的內心渴望讓她不自覺地會對樹祈禱。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0日,一名陪讀家長路過毛坦廠中學“神樹”時,雙手合十,唸唸有詞。

在毛坦廠,許多陪讀家長會把內心的希冀寄託在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上。

比如,女家長穿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男家長穿馬甲代表馬到成功,考前包粽子解讀為包中狀元。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出租房內,楊雨菲和同是陪讀家長的鄰居們一起包蜜棗粽子,家長們相互傳授包粽子技藝,她們希望討個“早中”的彩頭。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1日,鎮上一條名為“狀元街”的入口處,陪讀家長舉行發粽子為考生祈福的活動。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1日,鎮上的廟裡,奶奶輩的陪讀家長在為孩子祈福。

由於陪讀家長中女性佔據了絕大比例,旗袍在毛坦廠非常流行,鎮上的每條主要街道都有數家售賣旗袍的商店。

面對商機和競爭,各店家在推銷手段上自然絞盡腦汁,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價格”。比如,標價167元諧音就是“要錄取”。生意好的時候,一家店一週能賣出上百件。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毛坦廠鎮,一名陪讀家長在試穿旗袍。一家店主介紹,因為看著喜慶,紅色帶花的旗袍最受歡迎,也有不少年輕家長選擇相對淡雅的白底色旗袍。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1日,鎮上一家旗袍店裡的價格牌。

旗袍業之外,酒店、公寓樓拔地而起,商業街、休閒廣場一樣不缺……慕名而來的學生和陪讀家長,對當地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今,這裡不但物價高於周邊地區,房租價格更是超越了省城。

毛坦廠中學東門附近的公寓樓,一套兩居室年租金近3萬。“很多原來學校周圍的人都發了財。”邵先生是當地人,曾在浙江從事建築生意十多年,因“毛中效應”回到老家開置高檔超市和學生託管中心,“收入不比以前差”。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0日,毛坦廠中學東門外,家長為就餐的孩子撐傘。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毛坦廠中學校門外,孩子在家長幫助下吃飯。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毛坦廠中學外東門外,巨大的廣告牌旁,陪讀家長和吃飯的學生。

陪讀生活

顧及考生,鎮上幾乎屏蔽了一切娛樂活動。不過,還是有家長不甘寂寞,組織起了暴走團、麻將組和棋牌群等。

陪讀日常的無趣和生活的高開支,常使楊雨菲陷入焦慮。為了讓自己走出這種情緒,她加入了一支舞蹈隊,並憑著開朗的性格和文藝天賦成了隊長。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楊雨菲整理頭髮,準備去跳舞。

從此,每天除了照顧女兒,楊雨菲還要負責維護舞蹈隊的活動。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0日,楊雨菲在鎮廣場上跳舞。她經常通過視頻網站學習流行舞步,再教授給其他隊員。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楊雨菲在鎮廣場上跳舞,陪讀期間她帶出了數百名舞蹈學生。

不是所有家長都喜歡這些群體活動。

來自淮南的張女士,為了讓女兒全身心投入學習選擇陪讀,但這裡的生活太枯燥,又對各種娛樂小團隊不感興趣,閒暇時只能用手機看劇。

高考的臨近讓張女士倍感壓力,“我受不了了,孩子說今年考不好就要留在這裡復讀一年”,她迫不及待想要回家去。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1日,由於人口眾多,鎮裡的水資源經常不夠用,一名女士沿用傳統方式,在水渠裡洗衣服。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5月31日,毛坦廠鎮,晚上放學後,一名爺爺輩的陪讀家長幫孫子搬教輔材料去出租房。臨近高考,學生們開始陸續收拾學校裡的書籍用品帶回家。

高考後,家長的陪讀生活也就結束了。楊雨菲說,想到要跟一起跳舞的隊友們分別,有些捨不得。

5月30日,忙完家務做完飯,她約了關係最好的隊友敘舊,並拍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畢業照”。

2018高考特輯:我在毛坦廠陪讀

△ 6月2日,幾名高三學生放孔明燈許願。在高考前放飛孔明燈成了毛坦廠中學赴考學生的保留項目。

- The End -

歡迎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