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5G王炸,從MWC2018看華為如何全面賦能通信產業

2月26日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吸引了全球科技從業者的目光。而在具有全球最大影響力的本屆移動通信展會上,最受矚目的中國科技企業非華為莫屬。

除了推出全球首款全面屏筆記本MateBook X Pro、平板電腦M5系列等創新消費電子新品之外,5G商用芯片和終端的發佈,也展示了華為作為全球通信行業領跑者的實力。

如果覆盤華為在本屆MWC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從2月26日展會伊始,華為就接連發布了5G芯片和終端在內的5G全系列商用系統、智簡網絡解決方案、智能全閃存存儲OceanStor Dorado18000 V3等產品。從5G技術落地,到基礎網絡設施,再到智能數據存儲,華為向業界全面展示了其對通信產業上下游的賦能優勢。

不只有5G王炸,從MWC2018看華為如何全面賦能通信產業

華為展臺成為MWC2018現場焦點

華為5G商用全系列,讓中國領跑全球5G時代

本屆MWC大展剛剛揭幕,華為就正式發佈了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巴龍5G01(Balong 5G01)和基於該芯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這意味著華為同時突破了網絡和終端這兩大5G商用的基礎條件,成為全球首家可以為客戶提供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公司。

其中,華為巴龍5G01是全球首款商用的、基於3GPP標準的5G芯片。其支持全球主流的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和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熟悉通信技術發展史的朋友,對巴龍芯片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其在整個通信技術發展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從2007年華為首次推出巴龍終端芯片解決方案以來,巴龍解決方案不但被眾多全球頂級運營商採納,而且還成為了3G、4G網絡發展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

舉例來說,Mate 10 Pro等華為旗艦手機所採用的麒麟970芯片裡就有巴龍760的身影。巴龍760負責了麒麟970的BP(基帶處理器)功能,決定著手機通話質量的好壞、網速的快慢、信號的強弱。有了巴龍760基帶芯片的加持,麒麟970才得以成為業界首款支持LTE Cat.18的手機SoC,其下載峰值速率高達1.2Gbps,並首次實現了雙卡雙VoLTE商用。

作為全球首款採用3GPP標準的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體積輕巧便攜,分為低頻(Sub6GHz)CPE和高頻(mmWave)CPE兩種。其中低頻CPE僅重2公斤,體積只有3升,實測峰值下行速率達到了2Gbps,是100M光纖峰值速率的20倍,未來可滿足VR高清在線視頻、VR網絡遊戲等高清實時娛樂需求。

不只有5G王炸,從MWC2018看華為如何全面賦能通信產業

華為首款3GPP標準5G CPE(低頻)

與此同時,華為還發布了自己的5G終端戰略,將圍繞人、家、車、工廠等不同場景,分別推出聯接家和人的CPE、Mobile WiFi和智能手機、聯接物的5G工業模塊、聯接車的5G車載盒子。2019年第四季度,華為將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

如果說本屆MWC大展已經被華為5G刷屏的話,那麼這份閃耀成績的背後,其實是華為在5G領域長期的技術研發積累。據悉,自2009年啟動研究以來,華為在5G研發上至少投入了6億美元,並在全球建立了11個5G研究中心。前瞻的佈局和領先的技術,讓華為在組網架構、頻譜使用、空口技術、原型機實現和外場驗證等多個細分領域均獲得了領先優勢。

進化基礎網絡設施,由SDN網絡全面升級為智簡網絡

縱觀全球通信產業,雖然5G、AI、雲計算等顛覆性新技術對產業升級的影響日新月異,但是還有相當數量現役的通信基礎網絡依然有待大幅提升效率。運營系統不敏捷、運維難度大、日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等問題,困擾著全球各地大批的運營商。

本屆MWC上,華為發佈了意圖驅動的智簡網絡(Intent-Driven Network)解決方案,提出了一個顛覆式的概念——驅動網絡從SDN網絡向智簡網絡演進,致力於在物理網絡和商業意圖之間構建一個數字孿生世界。

據悉,華為提出的智簡網絡包括智慧大腦和極簡基礎設施兩部分,其功能包括:主動識別用戶意圖、實現網絡端到端自動配置、實時感知用戶體驗、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預測性分析和主動優化。

業內人士表示,智簡網絡從產品邏輯上極具顛覆創新,賦予傳統一成不變的基礎網絡設施智能化,其智能化程度將決定用戶對網絡最終體驗。除了能夠大幅降低企業管理運維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智簡網絡還通過開放API接口的方式打造生態,實現與第三方大數據平臺和雲平臺的對接。

智能存儲方案出爐,用AI和大數據改造存儲管理

在5G、智能基礎網絡即將對數字化世界產生新的顛覆影響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數據管理方式的變革。圍繞著如何更加高效、智能地處理數據這一挑戰,在通信領域保持多年領先的華為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出了一套清晰的趨勢——全面閃存化、全面雲化、全面智能化為標誌的數據存儲時代。

為此在本屆WMC大展上,華為發佈了面向企業關鍵重載業務系統而設計的智能全閃存存儲——OceanStor Dorado18000 V3,極速和穩定是其兩大核心優勢。

不只有5G王炸,從MWC2018看華為如何全面賦能通信產業

華為發佈OceanStor Dorado18000 V3

通過創新的Huawei FlashLink算法,OceanStor Dorado18000 V3可以提供最高700萬IOPS下的0.5毫秒穩定時延。在行業應用方面,通過業界領先的HyperMetro免網關雙活技術,OceanStor Dorado18000 V3能夠為SAP HANA提供低於1ms時延的最高可靠性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智能化方面,OceanStor Dorado18000 V3還實現了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改造存儲管理,實現業務部署自動化。其背後依託的則是華為的全球聯接的網絡能力和華為雲EI的深度學習能力。

在刷屏的5G背後,華為在本屆MWC大展上再次展示了其全面升級的、對通信產業全方位賦能的能力。而這也再次印證了華為在全球通信產業的優勢地位:全球通信看MWC,MWC2018看華為。

聲音:

“5G將不僅可以滿足通信行業的需求,更將提高全球的智能環境,為工業製造,以及包括醫療、家居、出行在內的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感受。華為首款3GPP標準5G商用芯片和終端的發佈,是全球5G產業的關鍵性突破,這意味著5G時代已經到來。”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 餘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