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也用俄羅斯運輸機,突遭俄停止供應,這國或可幫助解決困境

當紅色的巨人倒下,無數惡名也也隨著而來。但是巨人就是巨人,即使這個巨人死於自己錯誤,即使是惡名也掩蓋不住他的輝煌。翻開前蘇聯的運輸研製歷史,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安-225這款世界最大運輸機。但是這款飛機更多的是做為前蘇聯暴風雪航天飛機的專機實用性並不高,而且由於龐大的體型也導致了安-225後勤複雜而且不易生產。作為同樣誕生於安東若夫設計局安-124戰略運輸機才是前蘇聯和現在俄羅斯的空軍投送能力的支柱。近日俄羅斯終止安-124運輸機供貨,北約投送能力恐招閹割。

北約也用俄羅斯運輸機,突遭俄停止供應,這國或可幫助解決困境

一個國家或者說大型的軍事集團快速的軍事部署,是需要使用戰略運輸機對自身軍事能力進行投送。安-124的最大起飛重量到達了400噸左右最大的載荷量為150噸,而美軍現役的C-5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380噸最大載荷只有129噸。可以說俄羅斯這一舉動大大打擊了北約歐洲成員國戰略投送能力,也是對於近日地區問題的報復的反擊。

北約也用俄羅斯運輸機,突遭俄停止供應,這國或可幫助解決困境

歐洲實際北約也是擁有屬於自己的戰略運輸機。在1993年歐洲各國聯合研製的A400M運輸機,其實該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洛馬和歐洲的合作,但是之後洛馬退出,A400M使用的歐洲幾家公司聯合研製的4臺TP400-D6渦漿發動機作為動力,最大功率可達11000軸馬力。雖然比前蘇聯的裝備在圖-95的NK-12MV的147000軸馬力小了不少,但是這是歐洲研製的最大的渦漿發動機。A400M大部機身採用鋁合金製造,飛機的蒙皮包括主粱和機翼使用了複合材料製造,這也使得A400M的油耗量大大減小了。歐洲更是在該飛機使用了線傳通道飛行控制系統。A400M有著甚是強大的飛行保護系統,一切機動被限制在了飛機參數之內。A400M駕駛艙的擁有8個MFD,並且加裝了防護措施提高了生存能力。同時為了提升A400M的作戰能力,研製部門更是給A400M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在駕駛艙上方加裝了一個給A400M的加油管。A400M一次可以運輸110名輕裝步兵或者一架支努干直升機。

北約也用俄羅斯運輸機,突遭俄停止供應,這國或可幫助解決困境

但是A400M由於過度追求性能的先進,導致了A400M的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還導致了可靠性問題,空中客車公司承認A400M的發動機部分零件存在問題,例如減速齒輪出現裂痕。德國軍隊裝備的3架A400M更是受到了停飛的照顧。這也是為何歐洲在自身擁有運輸機的情況下,需要依賴俄羅斯的安-124運輸機。

北約也用俄羅斯運輸機,突遭俄停止供應,這國或可幫助解決困境

俄羅斯掐斷安-124供應,固然會導致歐洲北約成員國能力受限。但是能夠生產安-124的國家還有烏克蘭。如果環境允許資金充足的話歐洲的北約成員國也可以從這裡購買或維修安-124。或者繼續購買美國c-130等運輸機來也是解決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