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九问(一文解决你所有的读书疑问)


读书九问(一文解决你所有的读书疑问)



1、 读书一定需要技巧吗?一定需要从书中读书意义吗?

不用。


书本身分很多种读法,最多见的一种,就叫无意义阅读,也叫消遣阅读。据说,百分之七八十的读者,或者说百分之七八十的阅读,是这一类。比如,他们大多的阅读物是网络小说、娱乐八卦、各种小报等。


即使是书,也是秘史秘闻之类的玩意。这类读者,追求的就是阅读快感,不希望费脑筋。有时候,我们在烦恼、压抑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做这样的阅读。


所以,不追求读出意义,也是一种常见的读书法。如果你偶尔为之,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享受那种阅读的洒脱和快感就好了。

2、很多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我们阅读时一定要圈圈划划,做笔记吗?


我的意见是,不一定。


看你的爱好。毕竟,从学生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十几年我们都在做这种事,其结果是,将我们变得非常讨厌阅读。


如果成人了,你还陷在这种梦魇中出不来,那还是算了,别读了,看看肥皂剧吧,至少可以有个好心情。

但话说回来,在阅读中若想有收获,则圈圈划划,写写记记,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那我们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

第一遍阅读,你就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吧。不认得的字,就不认得算了,能蒙就蒙,能猜就猜。有些段落不理解,也无关紧要,跳过去拉倒。为何如此?就是为了保持我们的快感,培养我们阅读的兴趣。


再说了,在一本书中,不认识一些字,略过一些段落,丢漏掉一些描述和观点,不会是个多大的事,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这本书主旨的理解和观点的判断。

如果这本书读过,你觉得对你有收获,而你又觉得不值得回头再读一遍,那就翻到你感兴趣的篇章和段落,读一读,顺便圈圈划划,写写记记。


若翻翻重点章节,你仍然意犹未尽的话,那说明这本书是确实是值得你认真读的,你就可以回头再读一遍,这次读的时候,你可以在手边备一个字典,乃至一些参考书和工具书,可以考虑在不认识的字上注上音,茶查不理解的资料,需要补充的,就补充补充,有想法和观点的话,就记上一记。

这样的读书法,既不丧失阅读快感,也不会错失学习成长的机会。

3、难读的书,怎么读?

我的答案是,如果实在没有心情,而且也不想读,那就别读了。


这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但你觉得对你有用,不读不可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就慢慢读。


难读的书,不要识图一口气读完,那是不现实的。犹如难啃的工作,无法一口气完成一样。你可以完全采用跟做工作一样的方法,先开个头,读一点。而后,在有精力和心情的时候,再读一点,一点点来。


慢慢,你会发现,阅读会变得顺畅起来,书不再那么难读。理解的能力,跟工作的能力一样,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且,理解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强。


如果实在太难读了,你读过一遍仍然觉得不够理解,那就放下来,过一段时间,再读。也许,在增加了其它的阅读经验和技巧,在经过了你不断的沉淀之后,再读,就会变得顺畅了。


读书九问(一文解决你所有的读书疑问)


4、我常常看到有些评论者的文章,将书批评的很过火,或者夸的很离谱。但我自己找来看时,感觉似乎不是那回事。我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书的评论,并剔除掉可能影响我判断的不公正部分呢?

我的答案是:凡阅读和评论,必然带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也受到自己知识面和好恶的影响。因此,在阅读别人的评论时,不妨先注意一下,看看评论者是否带有太有太强烈的情绪,或者用了太多带有强烈感情的词句。如果是,这篇评论的价值便不高。


好的评论文章,有三个要素:


1)不带入主观情绪讨论;

2)、不会为假设的东西而争论不休;

3)、在评论中,起码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想上一想。

如果评论文章做不到这些,反过来,其实向你展示了评论者的不专业,或者思路的不清晰。如果能这样思考,你阅读坏的评论,其实也不是坏事,它反而会教会你向正确的阅读和评论方向靠近。

5、一本书,我一定要读完吗?尤其是一本大家都推荐的好书。



不必。


如果读不完,那就读不完好了。你读到哪儿,合起来了,被打搅了,或者忽然没有阅读兴致了,那就合上,不读算了。


没有谁规定书一定要读完。反过来说,如果那本书真的很好,值得你读,你迟早是会读完的。


即使它被合起来几十年,即使在你的书架上蒙了尘,在你走到生命的尽头,临闭眼时,你也会如严监生那样,让子孙捧着,看完最后一个字才会闭眼。

6、几本书可以一起读吗?

可以。


不同类型的书籍交叉阅读,有时候犹如主餐和菜肴搭配这一起吃,也许更美味,吃起来胃口更好。


读书九问(一文解决你所有的读书疑问)


7、我很忙,实在上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那就不读好了。

既然不爱好,何苦让自己背上不必要的枷锁。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爱好,或者你真觉得有必要读书,那你一定能挤得出时间。


你有吃饭的时间吗?有上厕所的时间吗?有睡觉的时间吗?有看电视的时间吗?有驻足闲聊的时间吗?那么请问,这些时间是怎么来的?


因为你觉得需要。


之所以没有读书的时间,是因为你觉得不需要。一旦你一件事情你觉得需要,那么别担心,你一定有办法做到的。


8、觉得读了有感悟,有收获,非常值得读的,但自己又没有读透的书,怎么读?

我的意见是,精读。


所谓精读,并不是觉得喜欢,你就反复读。


古人虽然说过,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值得读的书都读百遍,就有点浪费时间了。


我的建议是,现在,你应该学学阅读技巧了。

我比较推荐的技巧,是分析阅读法。所谓分析阅读,是指你用一套工具,一个系统,有技巧、有步骤地去读这本书。这样以来,你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收获多的知识和东西。

关于分析阅读,我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上的方法。如果你实在是个懒人,看不完那本书,那就看完我下面写的这段文字吧。我基本会讲明白这种阅读方法。

分析阅读,将阅读过程分为三段十一步,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了解范围,搞清楚这本书到底是谈什么的。



1、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越早越好;
2、使用一个句子,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书中的重点章节列举出来,说明本书整体的架构;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确定问题的组成主次或先后;

第二阶段:理解书内容,想想,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5、找出重要和关键的词语。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6、将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7、从最重要句子关联中设法架构本书的逻辑;
8、找出作者的解答,哪些解决了哪些没解决;


第三阶段:批判思考:这是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9、不了解内容就没有批评权;
10、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所谓精读,就是你确实透彻读过了。读完后,你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能是算做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读书九问(一文解决你所有的读书疑问)


9、我常常在一些权威或者专家推荐的书中,读出彼此之间的矛盾来,遇到这种情况,我怎么办,我应该相信哪本书?

我得答案是:哪本书都别信。


如果只是追求信,你仍然不是个好的读者。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掌握的资料、信息,自行判断。

怎么判断呢?此时,你似乎需要多一些的技巧来进行阅读了。



什么技巧呢?我推荐主题阅读法。

所谓主题阅读,顾名思义,自然是就某个主题进行的广泛的阅读。这已经超越出一般的只是翻翻,或者读个新鲜之类水平的阅读了。此时的阅读,重点已经不是书了,而是你关注的主题。此时,你未必要去全盘理解书的内容,而是从书对你关注的主题,有什么参考和研究价值。

接下来,你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要把自己从一个阅读时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主动引导者。引导谁?作者。此时,你一定不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消化和重新组织作者的词汇,消除歧义,融会贯通,便成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所谓主题阅读,顾名思义,自然是就某个主题进行的广泛的阅读。这已经超越出一般的只是翻翻,或者读个新鲜之类水平的阅读了。此时的阅读,重点已经不是书了,而是你关注的主题。此时,你未必要去全盘理解书的内容,而是从书对你关注的主题,有什么参考和研究价值。


接下来,你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要把自己从一个阅读时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主动引导者。引导谁?作者。此时,你一定不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消化和重新组织作者的词汇,消除歧义,融会贯通,便成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第三步,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让作者来回答问题。有些,也许作者能回答的出来,有些,可能作者也回答不出来。没关系,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结果。若一个作者回答不出来,那就找另外一本书,另外一个作者,看看他回答的怎么样。

第四步,如果一个问题,几个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但彼此的答案不一致,你能明显分辨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甚至矛盾,那么恭喜你,你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真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必然是充满争议的。而这个作者们互相争议和彼此矛盾的答案,就是我们阅读时,让死书或者早已作古,无法与你面对的作者们,开口讨论,并且彼此争鸣的技巧。

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