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明代的瓷器从整个中国的陶瓷发展历程中来讲,是处于宋朝和清朝两个高峰期的中间,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其瓷器的特点既有宋朝瓷器的高雅韵味,也有着清朝瓷器的艳丽色泽,特别是明代的青花瓷,更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空前的工艺水平。而明朝各个年代的瓷器,也有着其各自的细微差别,认识一下明代各个时期瓷器的特点,对于收藏者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经典永恒的永乐青花

明朝又是中国青花瓷发展中的重要期,永乐与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地位特殊,是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可以说是近些年历次拍卖会的抢手货。从永乐朝开始,青花瓷器的制作己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从永乐朝典型器看,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内气泡较宣德器为少,而釉面有肥亮感,但有很大一部分永乐器也有很多气泡。永乐青花器的釉,基本上为白中泛青色,少数器有开片。永乐青花(包括其他品种)器的制作,除大盘、扁瓶等少数大件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巳施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永乐青花绘画笔法的主要特征是图案花纹多为双勾填色,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笔触,这也是从永乐开始到成化前期明代青花细瓷最具共同性的一个特征。一些永乐器,如盘类,其糙底一般都色白而细,抚摸时有如糯米粉的感觉,这种细砂底的出现,也是划时代的,有的细砂底己出现小块铁斑。

永乐青花压手杯:彰显永乐大帝胸怀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直壁,丰底,圈足。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内外均绘青花纹饰,青花色调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蝇头小字,字体结构严谨、苍劲浑厚,清晰可辨。外壁腹饰缠枝莲花枝转叶绕,交错相连,自然生动。胎体洁白细腻,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压手杯的特点为胎厚体重,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之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万历时期仿制。此种精致高雅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件。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接触过地道压手杯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握杯即会感觉有一股下坠的力量,杯沿会稳稳地贴在人手的虎口之上,这是压手杯力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对早已出现的器型和尺寸的继承及改进,使压手杯更加精致,所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在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著名,被后世视为无上珍品。永乐以后,后世虽不断仿制压手杯,但都难得其精髓,此品中最早的赝品见于明代万历时期,其后世崇祯及清初的康熙,到清末光绪年间乃有仿制。特别是到了光绪末年民国年间,这些仿制品的共同特点是,胎体过重,器型放大,纹饰粗犷与原物对照相差甚远。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近年来,景德镇所仿之器,从造型规格到青花色调与纹饰,反而十分接近于真品的效果,唯底足处理的还不够自然,微露规则的旋痕,足底边缘也无真品那种微凸一线之特征(图47),但如掉以轻心,却极其容易受其蒙蔽。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具亦虽时代不断发展。明代世人喜饮炒青芽茶,唯有青瓷压手杯以其莹润光洁,与绿茶相衬。这一时代的青花瓷器技艺高超,其质量和品种被后世公认为是青花瓷的巅峰之作。喝茶时,一只压手杯配一把小壶,或大口豪饮,或小口慢品,握在手心里沉甸甸的温暖,那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独步天下的艺术神品——成化御瓷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彻底摆脱了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没有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赏心悦目,特别讲究线条美,上承永宣雄健精粹,下开嘉万彩绘风尚,影响甚为深远,使后人对成化一朝瓷器有着极高的评价。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

明代彩瓷的巅峰之作——成化斗彩鸡缸杯

举世闻名的成化斗彩瓷器,是成化朝将釉下彩与釉上彩共同呈现图样的技术发挥到极致,勾勒点染、巧用色彩、搭配得宜,在明清瓷器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明清时就享有极高的赞誉。而优雅、稀罕、昂贵的成化斗彩,目前主要藏于中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世界各个博物馆都有一些散存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可用“质精色良”4字概括,它以线条流畅的造型、薄似蝉翼的胎体、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在明清彩瓷中独树一帜。成化斗彩鸡缸杯,或许可窥豹之一斑。鸡缸杯应称“鸡纹杯”。它小器大样,造型似缸,所以俗称“鸡缸杯”。杯身画面绘有雄鸡两只,一只引吭而啼,一只回首顾盼。两只母鸡正低头觅食,几只小鸡在母鸡身旁嬉戏玩耍。神态逼真,呼之欲出。旁边所衬蓝色的山石、红艳的牡丹、幽靓的兰草,淡雅宜人,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景色就这样自然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清人朱琰《陶说》中评述此杯说:“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实不为过。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纹饰彩绘于外壁,有鸡纹二组,以奇石花卉间隔。一组公鸡在前,昂首护卫,母鸡在后低头觅食,三仔鸡围绕在旁,张口展翅,似为妈咪觅得食物而欢呼。另一组亦采二老三少组合,母鸡振翅低头,正奋力与猎物搏斗,前立一小鸡为母加油,并作充分准备,随时可加入战阵,也许母鸡振翅奋战,惊动了在前护卫的公鸡,蓦然回首,关爱之情不言可喻,另二仔鸡则嬉戏于花丛下,怡然自得。釉上色彩有红、黄、褐、绿等,浅染深描,或是二色重迭,搭配巧妙,架构了一幅活泼生动,祥和乐利的天伦图。卧足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加双框。成化写款前后一致,为坚定真伪主要参考。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什么这么贵

鸡缸杯和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差不多都拍过两亿多。不过从单位体积的价格上来说,鸡缸杯显然比鬼谷子下山贵得多。但这一点也不奇怪,元青花的认识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历史上,仿佛就没有存在过。鸡缸杯则不同,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明星(明代就已有值钱十万的记载),而且声名从未过气,并与日俱增,数百年来,独领风骚。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鸡缸杯之所以名震古今,首先当然是做得好,好到什么程度?简单的做个比较,元代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到明代,彻底结束了宋以来陶瓷产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变成了一枝独秀,独步天下。就工艺而论,同一时期,欧洲陶瓷还基本停留在陶的阶段,处于小学水平,景德镇之外的其他窑口算是中学水平,不过到明末基本上都辍学了。但景德镇不但进入大学,还在不断深造。这就是大致的状态。回到鸡缸杯,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他在自己所处年代于全世界的地位。

具体到器物本身,鸡缸杯给人的强烈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鸡缸杯做得很薄,胎体洁白,迎光可透。

二是画得很好看,绘画生动,色彩丰富而艳丽,但又不是大红大绿的强烈,而是深具文人意趣的清雅。鸡缸杯这么精巧的器物,在绘画风格上却完全不是工细一路,这很有些奇怪。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三是斗彩这种装饰方法,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说起斗彩,稍有古代陶瓷知识的人都很容易联想到粉彩、五彩、珐琅彩之类,陶瓷史类的书籍上也会把斗彩单列一章。但我们首先要说的是,斗彩不是一种彩,而是一种装饰手法。斗彩的闻名,在于它是人类第一次在陶瓷上如此纯熟的运用这么多种色彩。可以说是彩绘瓷历史上的第一次集大成。当然,他也是陶瓷工艺上的集大成:斗彩首先要烧青花,彼时青花瓷已然风靡世界,青花与釉上彩绘的结合,又大大延伸了陶瓷艺术的可能性。 能烧造出这样的瓷器,取决于材料、成型工艺、绘画、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为什么鸡缸杯能够如此闻名,并由之产生了诸多的传奇和故事。因为成化斗彩鸡缸杯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不但代表了世界制瓷领域的最高水平,把其他地域远远的甩在后面,而且在整个人类的陶瓷工艺史上,都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峰!

成化斗彩与历代仿品在拍场上的表现

成化斗彩器物历来价值很高,据古文献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真正的成化斗彩杯,无论是鸡缸杯,葡纹杯,高士杯,三秋杯,都价值不菲。成化斗彩历来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藏品,拿鸡缸杯为例;1976年冬鸡缸杯拍卖价480万港元,1999年近千万人民币,2005年拍至2950万港元,而斗彩天字罐也突破了千万大关。一件斗彩高足杯,只要品相好,其价都在300----500万以上,而且很少面世。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斗彩高足杯

嘉靖,万历仿成化斗彩,有的水平十分接近,只是在彩料及款识上有所区别,其价虽不及成化斗彩高,但一般也要几十万,近百万元人民币。

清三代仿成化器,特别是康熙,雍正做工精细,仿得逼真到位,虽是仿品,但也是精细之作,其价位也在几十万至近百万人民币,很少面世。

成化斗彩瓷器的辨别

成化斗彩在色彩上运用十分灵动自如,设色精当,配料协调,素雅与明艳兼而有之,充分表明成化后期制瓷选料配备之熟练,以及高超的制瓷工艺,都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鉴别真与仿成化瓷器主要从胎质、款识、纹饰,气泡四个方面去区分真器或后仿。

成化斗彩胎薄质细,釉面洁白蕴润,胎骨迎光有的呈肉红色,有的呈牙白,胎釉器物内外一致,有的在器物的边角积釉处会呈现有淡淡的湖水緑,但并非所有的斗彩都必须有这种湖水緑。成化斗彩胎壁轻薄,器沿薄处有划手感,因此在宫廷中使用时有时还会另外打磨。而口沿稍厚者或非皇帝及其后宫得宠者的用器就不再另外打磨!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斗彩葡萄杯

因此要判断其真假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手中有真货,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对于手中没有获得真品或上手过真品的人,光凭他从书本上所得到的片言只语的资料就敢判断真假,那是一种很不负责的作为,万不可取!因为成化斗彩在万历时就有了仿品,而这些仿品的价值也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既不能随便承认也不能一概否认,二者做法都不可取,都是不负责任的。不管是官方专家也好,民间鉴定家也好,还是民间收藏家也好。

大咖对决:压手杯与鸡缸杯,谁更胜一筹?

“大咖”对决,谁更胜一筹?

永乐和成化无疑都是明代制瓷业中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期!提到永乐青花必然第一时间想到压手杯,说到成化斗彩自然就是鸡缸杯了,一个青花一个斗彩;一个重一个轻;一个清新一个绚烂,“大咖”对决,甚是热闹!从存世量来讲,压手杯应该更少些;从目前市场上的名气来讲似乎鸡缸杯更大些(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炒作因素在,压手杯吃了点亏);从工艺制作难度上来讲,压手杯的形体及力学设计上更难些,鸡缸杯的釉彩更加讲究!两种分割,给人两种感觉,可以说是难分伯仲!在如今这个色彩斑斓的陶瓷艺术里,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一辈人的辛勤创作,把我们学到的是怎么去欣赏青花与斗彩的艺术运用在当代艺术中去!

相关推荐:

132724911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