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目前,已建成陽峪鎮任家窪村、周城鎮董城村2個市級示範村,啟動了35個縣級示範村、101個達標村建設任務。

乾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堅持不懈抓班子 築牢戰鬥堡壘

堅持政治標準,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結合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嚴把換屆程序、年齡限定、結構要求,落實“五選八不選”政策,開展了“村霸”專項治理工作,積極創造條件,促進致富帶頭人、大學生、回鄉紳士等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全面完成村級黨組織換屆,新選任村黨組織書記86人,其中經濟能人佔到85%以上,村級組織活力進一步提升。

圍繞能力提升,開展“菜單式”培訓。召開了新任職村級黨組織書記崗前培訓班,增強了他們履職能力。推薦篩選3名優秀新任職村黨組織書記赴延安參加了省新任職村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組織村主要幹部到延安進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培訓。近期將組織全縣村級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在市委黨校進行為期一週的封閉式培訓,進一步增強工作本領。

完善運行機制,加強日常監管。嚴格落實村幹部坐班值班、崗位承諾、群眾事務代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實現了村級事務規範運行。嚴格執行脫貧攻堅期間貧困村村幹部補貼與脫貧攻堅成效掛鉤,將村幹部補貼20%作為基本補貼,按月發放;80%作為績效補貼,以每季度脫貧成效按比例發放。對村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嚴肅問責,已給予黨紀處分27人。

整合“四支隊伍”力量,打造扶貧鐵軍。年初,新輪換第一書記23人。出臺了《乾縣駐村第一書記管理考核辦法》等文件,推行“四支隊伍”日常簽到、工作紀實、工作臺賬、去向公示、請銷假、定期輪換等制度。成立專項督察組,深入一線檢查“四支隊伍”在村情況,倒逼責任落實,促進了作用發揮。

乾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健全機制抓管理 打造先鋒隊伍

堅持主題黨日,持續規範黨內組織生活。建立了鎮(辦)領導班子成員包村指導村級“三會一課”聯繫點制度,全面推行“6+x”主題黨日製度,在每月20日,組織農村黨員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學習政策理論、集中交納黨費、觀看遠教節目、實施黨務公開、開展民主議事等六項“規定動作”,靈活開展扶貧攻堅、衛生整治、志願服務、紅色教育等“自選動作”,黨員參與率大幅提升。

嚴格積分制管理,確保黨員先進模範性。出臺了《關於全面推行黨員積分考核管理的實施意見》,按照“分類積分、量化考核;標杆引導、底線管理;獎優罰劣、激勵奉獻”的原則,採取加分和扣分相結合,集中檢驗黨員在職履職、平時表現、作用發揮等方面情況,不斷創新黨員教育管理載體,實現黨員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

加強日常學習教育,提升黨性宗旨。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創新農村黨員教育方式,以每週三晚為村幹部固定學習日,組織“兩委”成員學習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集體經濟、鄉村振興等政策,以及《梁家河》等書籍著作,提升黨員黨性宗旨。

規範資料管理,提升工作水平。實行農村黨建工作“痕跡化”管理,統一為全縣173個村黨組織配發“三會一課”、遠程教育、村幹部坐班、黨費收繳、主題黨日等記錄臺賬表冊24類7800餘冊,做到了基礎資料樣式、內容、標準“三統一”。在16個鎮(辦)建成高標準檔案室16個,促進了農村黨建檔案科學化、規範化、有序化管理。

乾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多措並舉抓保障 夯實基層基礎

提高村幹部待遇。每年由縣財政列支1600多萬元,按照村幹部正職每月2200元,副職每月1320標準提高待遇,村級辦公經費大村每年撥付2.5萬元,小村每年撥付2萬元。落實了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每人每天40元的生活補貼,為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每年分別撥付了1萬元的工作經費,解決無錢辦事問題,提高了幹部工作積極性。

加強黨建經費投入。2017年,縣財政投入資金245萬元,鎮村自籌資金108萬元,部門幫扶資金295萬元,對全縣173個村級陣地全面進行了“三清理三規範”標準化改造,投入225萬元對29個村廣場進行了硬化。今年,針對陣地面積不足200平方米的104個村,經常委會研究,縣財政出資1040萬元,每年改造35個村,分三年進行改造提升,2018年建成35個標準化建設縣級示範村。

乾縣:加強農村黨建工作 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創新形式抓載體 促進作用發揮

全面推行黨員中心戶。創新農村黨員管理模式,推行“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管理模式,解決黨員召集難、活動開展難、日常管理難等突出問題,拓展普通黨員參與黨務工作渠道,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拓展主題黨日內容。將主題黨日與脫貧攻堅、環境衛生整治、信訪穩定等中心工作整合,與黨員積分管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有機結合,提升黨建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實效性。

抓實黨建促脫貧攻堅。在16個示範村率先開展“三變”改革,對村級集體資產進行清產核資、股權量化,由村級黨組織領辦、帶頭申辦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採取“黨組織+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