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曹操運兵道,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


曹操運兵道又稱曹操藏兵道,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老城內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分別通達城外。

是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亦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古代地道戰術的總彙。

整個地道經緯交織,縱橫交錯;佈局奧妙,變化多樣;立體分佈,結構複雜;規模宏偉,工程浩大。

目前已發現八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它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地下長城"。

2001年6月25日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運兵道始建於東漢末年,是魏武帝曹操為其軍事需要,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因最初用於運送士兵,故稱"曹操運兵道"。

唐宋時期多次修葺,仍作為軍事戰道使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黃河決口,亳州城被淹,運兵道被灌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餘年未被發現。

1969年,為響應毛澤東"深挖洞,廣積糧"的號召,全市群眾廣泛參與挖地下防空洞,先後在老城區人民東、人民西、人民南、人民北4條街道(原四門大街)地下大範圍發現古地下道,已查明近8千米長。

運兵道內有障礙牆、絆腳板、陷阱等陷敵設施,還有貓耳洞、掩體、傳話孔、燈龕、通氣孔等附屬設施,深深體現了曹操的謀略。

《三國志》記載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取得勝利,如官渡之戰,"紹射營中,矢如雨下……"曹操"起土山地道",又如攻鄴城,"為土山地道",可見地道戰在曹操指揮的多次戰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曹操運兵道在地下蜿蜒延伸,似無盡頭,縱橫交錯,猶如一座地下長城,十分壯觀。這是我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也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古代地道戰術的總彙,"它遠遠超過了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地下長城"是當之無愧的。

曹操(155-220),字孟德,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

據史書載: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術取得戰爭勝利,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曹操當年在家鄉修築的地下軍事防禦戰道。他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內暗暗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迷惑敵人,出奇制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