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何為異地入伍?異地入伍有哪些利害?

作者|軍路君

解答:何為異地入伍?異地入伍有哪些利害?

關於異地入伍問題,在前幾期的推文當中,軍路君已經有過解答。之所以單獨羅列出來,是由於不少異地入伍的退役士兵,很多人仍然分不清何為異地入伍?

如,有不少正在服役的大學生士兵,在看到異地入伍的戰士沒有家庭優待金、退役安置時徵集地不接收等消息後,感到很擔憂。今天,我們系統解答一下何為異地入伍?以及異地入伍有哪些利害?

異地入伍,準確的定義為“非戶口所在地入伍”,即非農業戶口青年佔用農業戶口指標入伍和其他非戶口所在地入伍的情形。簡單說,就是本人沒有在戶口所在地應徵報名,而是選擇在其他非戶口所在地入伍的情形。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入伍,不屬於異地入伍。

在校大學生報名參軍,按照自願應徵入伍的原則進行,以非農業戶口青年批准入伍,可以直接在院校的人武部(保衛處)諮詢受理,在網上完成報名工作。

在校大學生入伍

,不僅享有普通應徵青年應有的優撫待遇保障,而且還有專門的資助、獎勵等優待。而且退役後可復學,也可不復學回戶口所在地安置。可以在應徵報名上享有“優先”,退役的各項保障上,根據比較完善的政策,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但對於異地入伍的青年來說,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是沒有的!根據《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其家庭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優待金或者給予其他優待,優待標準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

各地在做財政預算時,根據兵役指標下拔優待金款項,而非本地戶口入伍的青年,不屬於當地兵役指標,故當地沒有義務負擔這筆優待金。而對於戶口所在地來說,屬非本地入伍人員,則同樣不會負擔義務兵家庭優待金。

另外,由於針對異地入伍的情況,各地暫未出臺相關具體的優待舉措及明確的法規,故異地入伍青年,在退役安置方面,也會面臨各種困難!譬如,退役或轉業時,戶口所在地退役安置主管部門,是無法直接為其辦理安置及落戶手續。

而有的徵集地,又不願意接收安置非本地戶籍入伍的退役士兵,通常在完成登記後,會開具轉接等手續,最終回戶口所在地落戶安置。這種安置方式又稱“易地安置”,在辦理易地安置時,同樣需要部隊地方兩邊跑,開具多項證明。

而針對轉業的異地入伍退役士兵,則更加麻煩,往往會因規定不夠完善出現推諉扯皮,導致安置難落實的問題!所以,在此提醒一下廣大青年,在當地未完善出臺非本地戶籍青年入伍享本地同等待遇規定前,最好在戶口所在地應徵報名,避免日後在優待、安置等方面遇到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