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世界上只有兩種孩子:一種是來還債的,另一種,卻是來討債的

。——阿童木人工智能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是越來越多了,很多孩子從心理上就認為,父母有“欠孩子”心理的不在少數。父母們,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優越的物質條件。

孩子養成了嬌慣習氣,家長卻還是一副“給給給”的姿態,這樣的結果就造成孩子的不作為,成為了日後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很多家長對這樣的孩子卻又持一種“我又不欠你的”姿態。

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據阿童木人工智能瞭解,相比之下,在歐美國家,做父母的不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學,如果供得起,他們可以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學裡去;如果供不起,他們也不會感到內疚。做父母的不欠兒女結婚買房的錢,也沒有義務給兒女帶孩子。如果他們願意照看孫子孫女,那兒女就得看成是一種恩惠,而不是一種義務。

其實很簡單,父母只需要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對孩子負責即可。

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孩子當然欠父母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父母就不欠孩子的。

父母欠孩子的是培養孩子正確看待世界的能力!

阿童木人工智能總結,有這些能力:

第一大能力——讓孩子學會感恩。

如何學會感恩,據阿童木人工智能多年幼兒教育經驗表明,學會感恩的前提,是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讓孩子明辨是非,知道誰,才是對他好的,值得將恩情銘記於心的,消除孩子的乖戾叛逆行徑,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第二大能力——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樂觀向上,能讓孩子避免焦慮,避免因為自己在物質方面不如別人,而導致的嫉恨,孩子能夠將委屈、不甘等等負面情緒,自行化解,以充滿正能量的心態,笑對生活。

第三大能力——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真正的強者,不是一路順風順水直達巔峰的人,而是敢於直面挫敗,不懼逆境,奮勇直前的人。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顯然,是這方面的弱者,他們因父母的寵溺,培養出來的依賴感,碰到一點點風浪就難以承受的脆弱,將伴隨他們一生!

孩子需要獨立自主,需要培養他們的意志力,教會他們獨自面對一些難題,因為在日後,在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碰到過不去的坎。

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第四大能力——教孩子如何在未來社會立足

誰都無法否認,生存需要,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孩子在社會立足很難嗎?如果將社會發展看做靜止不變的,那當然沒什麼難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我們正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時刻處在落後的邊緣!

在全球9個行業的跨國公司,1300萬員工的大數據調查中,人們發現,現在的小學生有65%長大後會從事,現在還未誕生的職業。

如今的家長們,應當未雨綢繆,讓孩子具備面向未來的思維和技能。

學什麼,才能達到目的呢?

編程!

父母們,做到了這個,才有資格說你沒欠孩子什麼

​編程語言,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第一語言,就如現在的母語一樣重要,因為人類,必將在未來,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生活在一起。

編程可以鍛鍊邏輯思維能力。因為孩子指揮機器人做任務時,需要把任務拆解。

編程還可以鍛鍊孩子用程序的方式把問題歸類,換個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目前,很多國家都將編程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我國也在大力加快步伐,將編程融入K12教育,浙江省甚至已經將編程納入了高考。

讓孩子學習編程,掌握直面未來的思維和技能,具備基本的生存能力,作為家長,才有資格說:我已不欠孩子什麼了!

阿童木專注於3-18歲孩子的STEAM教育(8——18歲學習編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