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大家好,我是木葉翩躚,每天分享因果故事。

分享到第496個因果故事了哦,還沒有看過前面的495個因果故事的朋友,請關注“知因識果”。

有個農村少婦,和婆婆的關係非常不好,她總覺得婆婆有意刁難她,處處與她作對,因此,她心裡對婆婆充滿了怨恨,總尋思著怎麼對付她婆婆。

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圖片來自網絡,和正文無關)

慈祥的女醫生看著抓狂的少婦,並沒有勸導她的意思,只是不動聲色地說:“有,我給你給一劑叫‘酸泥丸’的慢性毒藥,你每天吃飯前給她吃一顆,為了不使她和旁人懷疑,你要假裝對她很好很孝順的樣子,三個月後,藥效慢慢產生,你再過來找我,我給你加大藥量,第一百天,就能如你所願了。”

少婦聽了,十分高興,心想三個月後我就可以擺脫婆婆的虐待了。於是,她開開心心地拿著醫生開的藥回家了。

不到三個月,少婦就再次出現在女醫生面前了,她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悶悶不樂:“醫生,怎麼辦?我現在不想毒死我婆婆了。”

女醫生問:“為何?”

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圖片來自網絡,和正文無關)

少婦哽咽地回答:“我從你這拿了藥回去後,按照你的叮囑,每天飯前和顏悅色地侍候我婆婆吃一顆‘酸泥丸’,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婆婆竟然變了一個人似地,對我特別好了,她現在老是搶著做家務,總讓我多休息,處處關懷我,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我現在後悔了,我不想我婆婆死,我要救她!”

少婦一邊說,一邊緊張地直冒汗,“醫生,有沒有解藥啊,求你快救救我婆婆吧!”

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圖片來自網絡,和正文無關)

誰知,女醫生卻輕鬆地舒了一口氣,笑道:“我一直在等你來,你放心,你婆婆不會有事,其實‘酸泥丸’只是一道美味的點心,你每天和顏悅色地給你婆婆吃這道好吃的點心,時間一久,你婆婆就被你感動了,覺得你很孝順,所以就改變了對你的態度,開始愛你……記住,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就要先學會怎麼對待別人。”

木葉翩躚感言:

婆媳關係自古是難題,源於大部分婆婆無法把媳婦當成女兒一般對待,而媳婦也無法把婆婆當親媽一樣對待,加上兩人同時都對一個男人關愛,人生觀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這也加重了兩者間的矛盾。

儘管如此,身份就在這裡擺著呢,婆婆是婆婆,媳婦是媳婦,這是沒辦法改變的,身份註定了自己的本分:婆婆要慈愛,媳婦要孝順,這是兩人最基本的本分,盡好自己的本分,就不虧天理了,這個天理,就是因果法則。

就婆媳關係方面,很多朋友來和木葉訴過苦,多是媳婦對婆婆不滿意,覺得婆婆偏心、霸道等等,真希望她們能多看看這個故事。

其實,在媳婦指責婆婆時,本身就已經犯錯了,在期待婆婆如何善待你的時候,應該捫心自問:你有足夠善待她,如你的親生母親般麼?儘管她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她含辛茹苦把你的丈夫撫養成人後,交給你,就這一點,都應該心存感激。更何況,自己要是真的做得足夠好,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自然也會因此而轉變,婆婆不變,更多的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而已。

雖然有些婆婆確實不明理,甚至是不講理,但,因果法則告訴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不管婆婆慈不慈,只管自己孝不孝,自己孝,就積了德,種下了善因,善果是遲早的,子女尤其受益。反之,如果對公公婆婆心生怨恨,一直爭鬥,子女是不會好的。

往期推薦:

如果您身邊有因果故事,或者自己經歷過的,也歡迎給木葉翩躚提供素材,感恩~

怎麼找到木葉翩躚?請直接點開以下文章:

《知因識果故事集》電子書收錄了知因識果分享的前200個故事,免|費的找木葉

少婦不堪忍受婆婆,想毒死婆婆,但目的即將達到時卻反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