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重磅!央行定向降準!7000億流動性影響有多大?

突发重磅!央行定向降准!7000亿流动性影响有多大?

週日( 6 月 24 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 2018 年 7 月 5 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

7 月 5 日起,中國央行 定向降準 0.5 個百分點

據央行網站發佈的消息:

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從2018年7月5日起, 下調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鼓勵 5 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 12 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 定向降準和 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 降準資金 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 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 降準資金 主要用於小 微企業 貸款,著力緩解小 微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圖為:存款準備金率的歷次調整)

7000 億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

1、 此次定向降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 此次定向 降準主要 有兩方面內容: 一是自 2018 年 7 月 5 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 5000 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相關銀行要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實施情況,按季報送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 200 0 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 微企業 市場,發放小 微企業 貸款,進一步緩解小 微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機構使用 降準資金 支持“債轉股”和小 微企業 融資的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2、 此次定向降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此次定向降準是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 今年以來,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簽約金額和資金到位進展比較緩慢,考慮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的主力軍,可通過定向降準釋放一定數量成本適當的長期資金,形成正向激勵,提高其實施“債轉股”的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

總的來看,此次 定向降準有利於 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有利於加大對小 微企業 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屬於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3、 定向降準資金支持的“債轉股”項目應滿足哪些條件?

答: 人民銀行鼓勵十七家大中型商業銀行使用 定向降準資金 ,支持充分體現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的“債轉股”項目,

以下幾條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實施主體在“債轉股”項目中應當實現真正的股權性質投入,而不是仍 然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也就是說,不支持“名股實債”的項目;

二是鼓勵相關銀行和實施主體按照不低於 1:1 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

三是“債轉股”有關股份以及相關債務減記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定價,按照法律法規,由項目相關參與方協商確定;

四是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相關實施主體應真正參與“債轉股”後企業的公司治理,促進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時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實施“債轉股”項目應當有利於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恢復企業發展動能,不支持“殭屍企業”債轉 股。

此次降準,市場怎麼看?

對於這次央行採取 的降準行動 ,市場解讀如下: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 央行定向降準屬於重大利好消息, 能夠釋放出流動性七千億左右,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有正面影響,對保持經濟穩定也有非常重正面的作用。

→ 獨立經濟學家、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馬光遠表示, 降準是對的,企業流動性非常緊張,去槓桿是為了降低風險, 但若把企業都去槓桿去到資金鍊出問題,那比槓桿本身的風險都要大。去槓桿要有長期打算,要實事求是,不要為去槓桿而去槓桿。當然,降準也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會不會受益房地產?說不會是不可能的,但目的肯定不是為了房地產。

→ 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點評稱, 央行預計定向降准將會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略超過市場預期的4000億。 當前貨幣政策是在去金融槓桿、穩經濟增長、防融資下行之間權衡,處理好信貸、社融、M2的穩定是關鍵,而保證商業銀行負債穩定成為重中之重,央行穩健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當前面臨的主要操作目標便是社融增速的快速下行,預計下半年仍會有1-2次定向降準。

→ 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 此次定向降準本就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相機抉擇的應有之義, “穩健中性”的內涵應當是跟隨經濟形勢的變化,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

2018 年“新型降準”絕不是重蹈“刺激放水穩增長”的老路, 2018 年進行“寬貨幣”絕不會導致 2015-2016 年的金融亂象重演,加槓桿絕不可能捲土重來;此次,政策層再次將流動性定調由“合理穩 定”進一步改變至“合理充裕”,這是一個巨大政策變化。

→ 海通證券宏觀姜超團隊評論稱, 此次定向降準意味著貨幣寬鬆加碼,緩解信用壓力,預計債市慢牛將持續。 該團隊解釋如下:

今年以來,在金融嚴監管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逐步從去年的實際偏緊向中性迴歸,支持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的進程,本次 定向降準意味著 貨幣政策進一步邊際調整,寬鬆力度加碼,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實體融資、緩解信用壓力。 但是降準釋放 的是銀行表內資金,而今年以來大幅萎縮的融資主要來自影子銀行體系,而這些融資要回歸銀行表內還會受到信貸和監管政策限制,這 意味著降準對 信用壓力的緩解、 對社融的 支撐作用或相對有限,經濟下行壓力和信用風險依然存在。

債市慢牛延續,堅守利率、高等級。近期長 端利率 受益於避險情緒、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 端利率因半 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續縮窄 制約長端 下行。而 此次降準有利於 帶動短 端利率 下行,從而打開長端下行空間。在貨幣寬鬆、基本面下行和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債市的分化仍是未來的主旋律,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仍是配置首選,而對低等級信用債仍需保持謹慎。

降準如何 影響 A 股?

那麼,這次 定向降準對 A 股有何影響?

→ 財通證券策略姚玭團隊表示 ,本次定向降準是一個信號,市場對政策的預期將逐步穩定, 一個關鍵的不確定因素在消退,並認為市場有望迎來短期超跌反彈,估值便宜、業績超預期的黑色系週期股及前期跌幅巨大的部分成長股均有機會。但是,中期角度,市場仍面臨巨大的海外不確定性及去槓桿過程中的經濟陣痛,市場仍不能掉以輕心。

→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認為

本次降準主要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要求,定向降準,重點支持債轉股,穩妥推進去槓桿。 客觀上釋放了流動性,緩解了資金壓力,有利於改善市場情緒。

→ 財經評論員朱邦凌也認為,儘管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定向降準是為了緩解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 在當前股市較為敏感的時間點宣佈這一釋放流動性的消息, 無疑對股市來說也是利好。

這種利好作用需要辯證看待,一是定向降準確實可以提供 幾千億 的流動性。這對緩解年中“錢緊”局面有相當作用。而 A 股也是經常受到 6 月底“錢緊、錢荒”局面的影響,股市有“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諺。值得一提的是,通常 連續降準才 會對經濟產生直接影響,而單就本輪定向 降準效果 而言,恐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略大一些。所以, 定向降準對 上市公司的業績構成多大利好,還需進一步觀察。另外, 定向降準對 銀行股構成利好。

另一方面,這種影響主要是情緒方面的,可以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不至於出現大的系統性風險,防止股市大起大落。因為定向 降準主要 是為了緩解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幾千億 資金大部分不會流向股市,即使一部分流入股市,對於 50 萬市值的 A 股來說,也起不到什麼大的作用。像工業富聯、 藥明康德 等獨角獸,一隻就會吸金幾百甚至 幾千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