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原則給網絡投票亂象戴上“緊箍咒”

慎用原則給網絡投票亂象戴上“緊箍咒”

堂吉偉德

朋友圈中“求刷票”已成為一種災難,可謂拉票、紅包與刷票齊飛。無論是被邀投票者,抑或是拉票者往往不勝其煩,但面對現實又無可奈何。某種意義講,幾乎整個社會都被這種毫無意義的投票行為給綁架了。

慎用原則給網絡投票亂象戴上“緊箍咒”

如果僅是發動朋友投票以增加人氣尚可控制,並沒有背離初衷太遠。如果利用投票活動牟利,或者為了獲獎而刷票、拉票,則是一種嚴重的失信行為,為詐騙行為提供了機會並影響社會和諧。比如2017年底,西安城西一家幼兒園開展了一個主題為尊老愛老的"可愛小天使"評比活動,在一個園方提供的網絡鏈接裡報名並進行投票。家長在投票時發現,投票平臺裡可以賣虛擬禮品刷票。基於此,對網絡投票亂象進行整肅已成當務之急。

網絡投票本是方便受眾的有效渠道,不過範圍的擴大化則使之變味。地域性或者行業性評選,理應在相對熟悉的範圍,也就是通常所稱的“熟人社會”中進行。有網絡投票就會有刷票APP,各種“投票達人”、“投票大王”、“投票大師”刷票軟件,都屬於有償使用的工具。當所有人都玩起了拉票或者刷票的小把戲後,就會形成互相比拼的惡性競爭。進行擴大化的投票,彼此不熟悉與瞭解,僅憑感官和第一印象去判斷,就存在極大的盲目性,無以尊重事實並體現公平。同時,拉票、刷票等造假行為又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踐踏了公平與正義的底線。

曾有某行業評選“最美”之類的先進,要求網絡投票在前三的人才有資格入圍,十名候選人都不約而同採取了網絡刷票的做法,給刷票軟件和相關機構大量商機。在模式上,有的是幾百元一萬票,有的是採取名次包乾制。據一朋友介紹,在與某網絡宣傳公司商談時,包前三名次的報價達到5萬元,著實讓人吃驚不小。

慎用原則給網絡投票亂象戴上“緊箍咒”

拿什麼來拯救爛大街的網絡投票,政協榆林市的建議是,一是慎用網絡投票,而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替代;二是限制投票人員的資格,非本行業或者不熟悉者不宜參與,並且要嚴格採取實名制,一人一票的做法;教育部在規範校園評先選優網絡投票活動的通知明確,要界定校園網絡投票活動的內容範圍,堅持“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並抵制低俗化、娛樂化、商業化傾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避免網絡投票野蠻式生長的態勢,就必須給購虛擬禮品可刷票式的評選去去虛火。

慎用原則給網絡投票亂象戴上“緊箍咒”

治本的策略,是對時下過度的檢查評比現象,來一次徹底的整治。就像治理審批項目一樣,對於檢查評比活動的開展,既要有明晰的清單又要經過嚴格的審查,非程序性把關的活動都嚴格開展;治標的辦法,則是對投票行為進行改良,在限定參與人員數量和範圍的同時,採取實名制的做法以堵住刷票現象的產生,並通過技術性的手段進行分析和鑑別,對失信者給予必要的道德懲戒,以此遏制刷票的利益衝動。只有當所有人都意識到,網絡刷票對社會公平和道德所帶來的危害,才能從我做起開展一場治理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