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很多時候都對自己的孩子高要求培養,但是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聰明,那麼真的是自己的孩子笨,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嗎?

其實,很多時候,每個人出身的基礎都相差不多,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會具備一些與身俱來的能力。那麼,像我們這種普通家庭,如果想要正確的培養孩子的智力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一歲前不能吃肉?營養不良你就知道錯

傳統的育兒知識固然有其效果,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存在育兒誤區,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

比如:有些老人就認為“一歲前的孩子不能吃肉,平時就喂他吃米湯、饅頭和雞蛋,很少吃肉和蔬菜。”寶寶飯量大,身體自然就會好了。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寶寶的身體其實跟我們大人的身體發育所需的物質差不多,只是前期的寶寶無法進食,母乳是最佳的食品,但是當寶寶六個月之後,家長們就可以開始嘗試給寶寶添加米糊、果泥、菜泥、肉泥等。在寶寶一週歲之前,母乳或者是配方奶仍然是主食,但肉類和蔬菜的添加同樣也是能幫助寶寶及時攝取均衡、充足的營養,滿足生長髮育的需求。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寶寶成長對鐵的需求大,不吃肉或少吃肉,將影響他對鐵的吸收。而少吃蔬菜將破壞寶寶的腸道環境,同時導致維生素A和維生素C攝入不足。

所以別看寶寶好像飯量大,如果飲食不均衡,同樣會造成營養不良,影響寶寶的發育。但是這裡需要特別提醒,在給寶寶進食的時候,寶寶對於肉類食物進食比較困難,家長們應該時刻注意。

寶寶沒上學之前看不看書不要緊?

在現在的很多家庭裡面,都沒有早教這個概念,僅僅只是將早教看做是孩子上學的一部分,單純的認為這些東西在小孩子上學之後都可以學習到的。但是根據科學家對的嬰幼兒能力發展測試中就發現,沒有進行早教的寶寶明顯存在認知滯後的現象。

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使得家長帶起孩子越來越省事,在很多時候可以通過電子產品來安撫寶寶,總覺得只要寶寶安靜地看電視了就好了,自己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哄他,可這意味著什麼呢?

先不說從小每天長時間看電視對嬰幼兒視力的影響有多大,最重要的是,這些媽媽都因各種原因忽視了對寶寶早期教育的引導發展,使得寶寶的認知落後於同齡人。

其實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家長不應該把寶寶交給電子產品,而是儘可能地在身邊陪伴他,並且通過各種的玩具和繪本等,促進他的大腦發育。

上面我們介紹了兩種在傳統家庭育兒知識中,家長容易進入的兩大認知誤區,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寶寶的發育是有一個1000天的黃金髮育階段的,充分利用這個階段,能夠大大提升寶寶全面能力。

【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

6月齡內嬰兒處於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窗口期的第二階段,營養作為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對其生長髮育和後續健康持續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母乳中適宜的營養水平既能提供充足而適宜的能量,又能避免過度餵養,使嬰兒獲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長速率,因此,對6月齡內的嬰兒應給予純母乳餵養。

1.產後儘早開奶,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2.堅持對6月齡內嬰兒純母乳餵養。

3.順應餵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4.在嬰兒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無需補鈣。

5.只有在不能進行純母乳餵養時才選擇嬰兒配方奶。

6.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7-24月齡嬰幼兒的餵養】

7-24月齡內嬰兒處於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窗口期的第三階段,適宜的營養和餵養不僅關係到近期的生長髮育,也關係到長期健康。

1.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2.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輔食,達到食物多樣。

3.提倡順應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4.輔食不加調味品,儘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5.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6.定期監測體格指標,適時調整飲食,促進健康生長。

孩子智力發育慢?那是因為你做了這幾件事!

【在教育過程中】

1、雖然現在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原因不能經常陪伴照顧寶寶,但瓜媽還是認為,假如可以儘量讓孩子待著你的身邊,陪伴他成長。因為3歲以前是寶寶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他從小就得到父母的關愛和呵護,寶寶就會覺得很滿足和安穩。這種安全感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他將來人格的發展,還是他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

2、對寶寶進行早教,並適當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動手能力,這樣有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早教玩具並不一定需要多貴,只在於最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