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搞破壞?比起大聲斥責,家長更應該這樣做!

孩子天性比較好動,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但是由於能力的限制,很難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對錯的判斷,而這些在家長看來就成了“搞破壞”。孩子的教育成為了家長們最頭痛的一件事。


因此,很多的時候聽見家長各種的抱怨,說了又不聽,罵又不能罵,每天在家與孩子對話基本上就是:怎麼回事,好好的玩具幹嘛要拆了?不要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你是不是故意的?不可以推妹妹,你怎麼能打小朋友呢?好好看書,不許撕!

孩子越來越激烈的破壞行為,本就讓你異常煩躁,而讓你更加抓狂的是,暴力壓制、鼓勵引導、轉移注意力等等,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其實,小孩子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難教,首先你需要了解他們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因材施教。

孩子喜歡搞破壞?比起大聲斥責,家長更應該這樣做!

他們在探索

如果你仔細觀察孩子的某些行為,比如拆飛機、汽車等,拆完之後,他們還會專注地想方設法把它們組裝起來,可能最終仍舊是一塌糊塗,但是,你要明白,他們的這種行為不是“破壞”,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探索”。

解決辦法:

不妨就讓他們用這種方式繼續“探索”下去吧,這並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也不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不過要注意,在給孩子選擇拆裝類玩具時,要儘量避免有太多小零件,以免孩子誤食,發生危險。

另外,也可以適時地引導孩子養成玩具歸類的好習慣,這會讓你輕鬆不少。

孩子喜歡搞破壞?比起大聲斥責,家長更應該這樣做!

他們在模仿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熱衷於模仿大人的一些行為動作,如果家人之間經常通過打鬧的方式表示親密,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並不會覺得“打人”是一種不友好的行為;如果大人有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孩子自然也很難會有珍惜物品的意識。

解決辦法: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主動糾正自己的行為,並且要注意,千萬不要用雙重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樣反而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會影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力。

孩子喜歡搞破壞?比起大聲斥責,家長更應該這樣做!

他們覺得好玩

當孩子心血來潮突然咬你一口,你動作誇張地大叫一聲;當他不小心把勺子從餐桌上推下去了,你馬上撿起來;當他把手放進湯飯裡攪和,你立馬驚叫制止……

你下意識的過度反應,讓孩子覺得,“誒,這很好玩”,於是,他總能找到時機突襲你、不斷地把勺子扔下去、把手放進碗裡,挑釁你!他們並沒有惡意,只是把這些行為當做一個遊戲。

解決辦法:

如果你想杜絕孩子的這種行為,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不要過度反應,你的“忽視”很快就會讓他們覺得沒有意思,然後主動停止。

另外,針對愛扔東西的孩子,你還可以給他設定一個能扔東西的區域,以及控制他能扔的物品,你還可以指導孩子扔東西時的一些行為規範,比如教他把廢棄物扔到垃圾桶等。

孩子喜歡搞破壞?比起大聲斥責,家長更應該這樣做!

他們真的生氣了!

當孩子遇到挫折、委屈、失落等負面情緒時,他們往往就會通過“破壞行為”來發洩。比如,拼圖拼了10分鐘都沒拼好;積木馬上就搭好了,可妹妹一碰全倒了。這讓他們非常氣憤,於是,孩子就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解決辦法:

瞭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引導孩子將情緒發洩出來的同時,幫助他們去解決困難,比如提示孩子該拼哪一塊,或者和孩子一起將積木搭好。

注意,針對這種情況,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重點,只要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再次遇到同樣困難時,還是採取哭鬧、發脾氣、扔東西的方法去解決。

當你遇到孩子搞破壞時,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去處理,這樣才能獲得你預想中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