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廚王爭霸賽,一碗蛋炒飯定勝負,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乾隆年間,江南地界有個鳳凰縣每隔三年都會舉行一個廚王爭霸賽,早年間還沒有這個習俗,可是乾隆常常下江南,嚐遍了江南的小吃是讚不絕口,許多書生遊子都慕名前來。小小鳳凰縣裡更有皇帝親手提筆寫下的江南第一美味的牌匾,可是牌匾掛誰那裡都不好,都有爭議,就出現了這個廚王爭霸賽來決定牌匾的歸屬。

鳳凰縣裡有個廚王叫吳幼株,已經連續三次獲得江南第一美味的牌匾。今天他準備退位讓賢,把這個名號讓自己的兩個徒弟爭鬥,這兩個徒弟一個叫錢有亮,一個叫吳有乾,兩個人打小一起長大,一起拜師學藝。兩個人都天資聰穎,心靈手巧,也能吃苦。在吳幼株的酒樓裡面打了十幾年的下手,幾次爭霸賽奪魁兩個徒弟也是功不可沒。

民間故事:廚王爭霸賽,一碗蛋炒飯定勝負,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今年的奪魁賽也是他們倆的出師賽,對於兩人也是一道考驗。廚王爭霸賽還有大半年,這個做師傅的吳幼株也是沒什麼手藝可以交給徒弟了,就把他們打發出去自己遊歷,希望他們出門在外能有所收穫。

五個月後,兩人不知道是不是約好的一起回到了酒樓,吳幼株看著風塵僕僕的兩人,直接讓他們去廚房燒一個拿手菜給他嚐嚐,看看他們這幾個月的收穫。當兩道菜端上來的時候,吳幼株不免心中一笑,兩個人都是燒了一條魚,不同的是錢有亮燒的一看就是辛辣,而吳有乾的則是一道清淡的蒸魚,吳幼株各自嚐了一口對兩人的廚藝也是讚不絕口。

眼見廚王爭霸賽的日子越來越近,兩個人也是摩拳擦掌起來。這日錢有亮來到師弟住所,卻發現師弟不在,一問才知道,師弟吳有乾去了梧桐村。梧桐村隔著鳳凰縣有幾十裡的山路?難道鄉里有什麼高手不成?

民間故事:廚王爭霸賽,一碗蛋炒飯定勝負,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錢有亮這次前來就是為了打探師弟的虛實,這幾日錢有亮也沒閒著把縣裡所有酒樓跑了個遍,把這些廚師的拿手菜都嚐了嚐,回到酒樓更是依樣畫葫蘆的做出同樣的菜色給其他夥計品嚐,對比之下所有人都覺得錢有亮做的菜色更勝一籌。於是錢有亮就覺得這次爭霸賽唯一的對手就是自己的師弟吳有乾。可是師弟不在,看到屋子裡面也沒有做新菜色的準備,大賽在即為什麼還跑去梧桐那樣的小山村呢?錢有亮始終不得其解。

比賽的時間還是到了,正如錢有亮所想的一樣,最後決賽的對手正是自己的師弟吳有乾,兩人的做的菜各有特色,五位酒樓主審更是對兩人誇讚有佳,到了這最後的決賽兩人更是拿出了看家的本事,錢有亮做的是一道二龍戲珠,簡單來說就是一道蛇羹,是他在外面學來的一個看家菜色,這可是他為那酒樓打了三個月的下手,那師傅才勉為其難傳授給自己的。而吳有乾呢?看自己師兄做了一道蛇羹,他做了一道普普通通的苜蓿湯。錢有亮看到師弟做如此低等的菜色不由的覺得勝券在握,可是判決卻遲遲未下,原來吳有乾的苜蓿湯喝了之後不僅美味,還把錢有亮做得二龍戲珠的油膩感覺一掃而空,五位評審爭論了半天也是決定不下,不得以只能叫來兩人宣佈要加賽一場。

可是等人拿過食材的時候卻發現只有四個雞蛋,廚王爭霸賽從來沒有加賽過,這加賽主辦方也是沒有準備,導致食材框裡只有四個雞蛋,索性就每個人兩個雞蛋各自做一道蛋炒飯。錢有亮可難住了,平常做的菜色都是高大上的,可這蛋炒飯還真沒做過幾回,可是比賽當前也由不得他想的太多。反觀吳有乾已經開始翻炒,即將出鍋。最後比賽結果是吳有乾獲得勝利。

民間故事:廚王爭霸賽,一碗蛋炒飯定勝負,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賽後,錢有亮來到師弟住所,照理來說兩人自小一同長大,對各自的品行都是瞭如指掌。吳有乾也很少吃蛋炒飯更別說做了。當錢有亮興師問罪的時候,吳有乾回答道:此前他不是去了梧桐村一趟嗎?正是在那裡為人做了一道蛋炒飯!那天門口來了一個小女娃,祈求他做一碗蛋炒飯給她,可她渾身上下也拿不出一分銅錢,吳有乾就說幫她上門做,分文不取。原來是小女孩的母親生了病,想吃,可是小女孩也沒有錢,跑遍各個酒樓一聽做那麼下等的蛋炒飯就把小女孩趕了出去,只有吳有乾一個人因為一時的善心而贏得了比賽。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我原來敗在這個善心之下,不冤啊……”

時隔半年,師兄弟二人一起繼承了師傅的酒樓把那個江南第一美味的牌匾高高掛起,兩個人對視而笑。也是從那天起,這江南第一美味不僅做高檔菜色也做平民菜色,有時候還做免費的菜給窮人們吃,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