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南充鄉村四合院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用鏡頭記錄鄉愁的程金玉

6月23日,由南充市文聯主辦,南充市攝影家協會、企業家攝影協會、女攝影家協會聯合承辦的《鄉村記憶·南充四合院的故事》社會紀實攝影研討會,在南充市“眾立方文創空間”舉行。在研討會上,程金玉的鏡頭把與會專家和市民,帶進塵封或即將消失的南充鄉村四合院裡,去感受那記得住而回不去的鄉愁。

一次茶敘 ? 確定“鄉愁”主題

程金玉是山東省曹縣人。1975年,20歲的程金玉到南充當兵。連隊指導員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在他的影響下,程金玉走向攝影道路。1976年5月,程金玉拍了一幅反映部隊建供水站淨化池的照片,被成都軍區戰旗報刊用,之後程金玉便無法放下手中相機,攝影便成為他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

從部隊退役後,程金玉一直在南充工作、生活。程金玉退休後也定居南充,南充成為他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同時南充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他把鏡頭對準南充城鄉,其攝影作品《鄉村跨越》、《鄉村路上的摩托車》、《一個鄉村草根川劇團》、《非物質文化》、《渡情》等,具有濃濃的南充鄉土氣息,整版整版的“霸佔”著《人民攝影報》等專業報刊版面。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庭院深深

2014年3月的一天,程金玉與楊麾、龔志勇等攝影名家茶敘時,楊麾說:“你多年在南充鄉下走,不如就把鏡頭聚焦到南充鄉村古院落,也許會有更多的收穫……”,楊麾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程金玉思路豁然大開。

作為“老南充”,程金玉知道:千百年來南充有絢麗的絲綢、豐富的鹽礦、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大批富商巨賈。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南充創業興家,建造出眾多具有川北特色的四合院。然而,隨著歲月變遷,一個個古院落慢慢的老去,甚至漸漸的消失,有的已經不復存在了,僅留下模糊的歷史故事。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鄉村古院的最後守望者

於是,程金玉決定走進南充鄉村四合院,用鏡頭留住即將消失的鄉村古院落,讓人們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430幅照片 ?記錄厚重歷史

從2014年3月開始,程金玉與攝友楊秀瓊、陳國光、黃世輝、鄒保安等一道,走鄉入村訪院落。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古院生機

程金玉在拍攝古院落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在尚存的古院落大多分散在邊遠鄉鎮,並且收集這些古院落的信息也十分困難。為了拍攝好一個院落,程金玉要跑很多趟才能完成。由於長期“泡”古院落,有的村民還懷疑程金玉是“文物販子”、是來偷盜雕花的。雖被村民誤解,乃至被謾罵,但程金玉總是耐心解釋,消除村民“防賊之心”,求得理解和支持。

一次,程金玉同攝友一道,到西充縣罐埡鄉金魚橋村拍攝梁家大院。梁家大院雕龍畫鳳,很有歷史蒼桑感。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石梯通古院

“老房子有什麼好拍的,你們絕對是踩點偷老房子雕花的。”留守梁家大院的梁大爺死活不許拍攝,對著程金玉等一陣咆哮。

程金玉給梁大爺解釋拍攝“是為了留住文明痕跡,追尋歷史遺存,記住回不去的鄉愁”,但梁大爺如同聽天書。程金玉和攝友拿出各種證件,好說歹說才消除了梁大爺的“防賊之心”,同意程金玉拍攝。

南充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龔志勇介紹,《鄉村記憶·南充四合院的故事》己由四川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是目前唯一一本反映南充鄉村古院落的攝影書籍,此書被南充市檔案館收藏。

只為記住那回不去的鄉愁 四川南充攝影家四年聚焦百個四合院

四合院裡的精美雕刻

名家評說 ?感謝這位攝影者

“一頁頁往下翻,你可以看到老房子的命運,看到那些已經不在老房子裡的人的命運,還看到很多種關係:房子與人的關係、房子與自然的關係、房子與大歷史的關係。”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對《鄉村記憶·南充四合院的故事》這樣評價:很多年後,老房子會轟然倒塌,變成一堆斷壁殘垣,但人們會感謝這位叫程金玉的攝影者,因為更多的人會通過他的影像感受這些文明的痕跡,追尋豐富的歷史遺存。

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中國當代百名建築師董霄龍說,程金玉的攝影,記錄了他熟悉的土地上的鄉村住宅、宗祠、寺觀,這些始建於明清時期和民國初年的鄉土建築,其蘊涵的歷史遺韻和地域化特徵,映射了巴蜀地區的發展脈絡和傳統遺風。

中國攝影第十一屆金像獎獲得者楊麾認為,一個攝影人,當完成基本技術的訓練之後,而且個人也希望在攝影上有所建樹的時候,應該靜下心來選定一二個主題,踏踏實實地深入挖掘,拍攝出屬於自己獨創、獨特、獨有的的影像留給社會、傳給後人,這才是一個有擔當的攝影家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可喜的是,在浮躁的今天,金玉做到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