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日,脫離開上班時的繁忙後,本該是一件歡天喜地的事,然而,當在某個週末的清晨醒來時,卻發現迎接我們的只有無所適從。於是,我們開始爭分奪秒地玩手機,刷朋友圈,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無法自拔。越孤獨就越想玩手機,越玩手機越孤獨,我們就這樣陷入了死循環中。

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想約三五好友相聚,談天說地,得到的結果確是加班進行時;想與戀人相約黃昏樹下,共享美景,卻已然忘記自己單身狗的身份;想回家,嘗一口老媽做的飯菜,品一杯老爸手中的美酒,卻出於各種因由,一次次推遲了歸期。“那我們還能做什麼?”一個聲音開始不停歇在我們耳邊絮語:“我們有手機。”

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走馬觀花式的瀏覽,帶來的只是更深層的孤獨。

關於網絡使用與孤獨感這方面的研究,心理學領域早已涉獵。雖然目前,學者們對是“過度使用網絡引發孤獨感”還是“因為孤獨而沉迷於網絡”沒有達成共識。然而,毫無疑問的是“網絡的使用會造成使用者社會捲入的減少以及主觀幸福感的降低”。

比如在1998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克勞特教授領導他的團隊做了一個名為“家庭網絡”的追蹤研究。通過研究,克勞特教授發現,大量使用互聯網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其中最大的影響是線下社交圈的縮水和孤獨感的增加。這一點很好解釋,比如說當你投入過多精力在線上建立社交時,你線下社交的時間會被佔據,並且越來越少。你線上社交的時間越多,你可能會越缺少線下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缺乏對人類真實表情和情感的感知。即使線上有趣的事很多,但線下實體相連的感覺比線上的情感傳達更為強烈。

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關上手機,只為了能夠打開心看到身旁的人。

雖然每天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與相隔千山萬水的人聊的不亦樂乎,但是聊過之後呢,你真正得到了自我滿足嗎,填補了內心的空虛嗎?多少個夜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卻不知向誰訴說心事。什麼時候是最孤獨的時刻?有人說是獨在異鄉,月圓時刻便有了孤獨感;有人說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身旁竟無一人可以依靠,其實我覺得幸福無人分享,便是孤獨。我們打開手機,眼裡便都是手機裡的人和事,而放下手機,才能夠打開心看到身邊的人,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放下手機,關閉網絡,你會發現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溫暖過。

即使獨自一人,你也會體會到與己相處的睿智。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你是“因網絡而孤獨”還是“因孤獨而上網”?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微信5000好友,依然孤獨成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