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优化总结

一、优化知识点

  • 尽量使用对应的数据类型。比如,不要用字符串类型保存时间。
  • 选择更小的数据类型。能用TinyInt不用Int。
  • 标识列(identifier column),建议使用整型,不推荐字符串类型,占用更多空间,而且计算速度比整型慢。
  • 不推荐ORM系统自动生成的Schema,通常具有不注重数据类型,使用很大的VarChar类型,索引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 真实场景混用范式和反范式。冗余高查询效率高,插入更新效率低;冗余低插入更新效率高,查询效率低。
  • 创建完全的独立的汇总表缓存表,定时生成数据,用于用户耗时时间长的操作。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汇总操作,可以采用 历史结果+最新记录的结果 来达到快速查询的目的。
  • 数据迁移,表升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影子表的方式,通过修改原表的表名,达到保存历史数据,同时不影响新表使用的目的。

二、索引的优化:

  • 注意每种索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限制。
  • 索引的列如果是表达式的一部分或者是函数的参数,则失效。
  • 针对特别长的字符串,可以使用前缀索引,根据索引的选择性选择合适的前缀长度。
  • 使用多列索引的时候,可以通过 AND 和 OR 语法连接。
  • 重复索引没必要,如(A,B)和(A)重复。
  • 索引在where条件查询和group by语法查询的时候特别有效。
  • 将范围查询放在条件查询的最后,防止范围查询导致的右边索引失效的问题。
  • 索引最好不要选择过长的字符串,而且索引列也不宜为null。

三、查询优化:

  • 避免查询无关的列,如使用Select * 返回所有的列。
  • 避免查询无关的行
  • 切分查询。将一个对服务器压力较大的任务,分解到一个较长的时间中,并分多次执行。如要删除一万条数据,可以分10次执行,每次执行完成后暂停一段时间,再继续执行。过程中可以释放服务器资源给其他任务。
  • 分解关联查询。将多表关联查询的一次查询,分解成对单表的多次查询。可以减少锁竞争,查询本身的查询效率也比较高。因为MySql的连接和断开都是轻量级的操作,不会由于查询拆分为多次,造成效率问题。
  • 注意count的操作只能统计不为null的列,所以统计总的行数使用count(*)。
  • group by 按照标识列分组效率高,分组结果不宜出行分组列之外的列。
  • 关联查询延迟关联,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先缩小各自要查询的范围,再关联。
  • Limit分页优化。可以根据索引覆盖扫描,再根据索引列关联自身查询其他列。如
  • SELECTid,NAME,ageWHEREstudent s1INNER JOIN (SELECT idFROM studentORDER BY ageLIMIT 50,5) AS s2 ON s1.id = s2.id
  • Union查询默认去重,如果不是业务必须,建议使用效率更高的Union All
  • SELECT a, b FROM t WHERE c = 2 AND d > 200 GROUP BY e DESC
  • mysql会默认对group by子句中的字段,从小到大排序,在后面添加order by null可以禁止排序,提高效率
mysql优化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