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永乐时期是明代最为辉煌的时期。换句话说,永乐王朝可以说是汉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辉煌。永乐皇帝朱棣文韬武略具备,迁都北京,力逐北元。南下西洋,编撰大典,可以说文治武功一时之盛,后世再难企及。明代在朱棣手上走向了辉煌,这可以从当代发掘的明墓得到证明。洪武时期下葬的,王陵陪葬品也不丰富。永宣之后成弘之前下葬的,墓里陪葬金银珠宝无数。最有名的当属湖北发掘的明梁庄王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明代永乐时期瓷器走向辉煌。明万历年间王世懋著《窥天外乘》记载:"……官窑,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里可以说对永乐窑的瓷器烧制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况。永乐时期,确实是以甜白瓷最为常见,鲜红瓷器当时号称宝烧红,传说以西红宝石为釉,极其名贵珍罕。而用苏麻离青为装饰的青花瓷器,则最为广大收藏家喜爱和推崇。棕眼则主要是宣德瓷器的特征。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永乐时期其实比鲜红釉更稀罕的还有,比如这件翠青釉三系盖罐。按道理来说,青瓷一直都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宋代已经达到了中国青瓷烧制的最高峰,后世无法企及。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北宋的汝窑,南宋的官窑,传世哥窑(南宋晚期创新官窑新品种),南宋龙泉弟窑烧制的青瓷,可谓空前绝后,后世再难仿制。宣德成化时期虽有仿制汝窑,官窑,哥窑品种,但和宋代真品相比,还是逊色得多。可见宋瓷烧制水平之高,后世哪怕皇家要仿制,难度也极高。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但永乐时期独创的翠青釉,可谓剑走偏锋,独辟蹊径。这种青釉,颜色宛如翠竹,青翠欲滴,和南宋龙泉弟窑一样,有翠浅处露白痕之妙。这种翠青釉,非常浅淡,并不像龙泉窑梅子青一样,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青翠境界,而是隐隐约约,恍恍惚惚,青翠之色淡如烟柳,极其雅致。非有极高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之人,绝做不出这种已到禅境界的青瓷。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永乐翠青釉知名度极低,目前也就是数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其实我也只见过一件完整的一件残破的修复件。这种翠青釉,由于目前没有公开发表过考古研究资料,到底是属于高温铜绿还是高温铁绿,目前不得而知。不过,氧化铜确实可以烧出绿釉,在氧化环境下,但氧化铜的红,绿,乃至于无色(烧飞了),非常难以把握。后世的豇豆红窑变成苹果绿,有点类似这种感觉。但无论如何都有红点点,这件永乐翠青釉却一点没有。所以还是铁还原青釉的可能性大。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这件永乐翠青釉瓷器,青色极淡雅,可见釉里含铁成分淘洗后比较低,再浅一点就是永乐宣德时期常见的白釉了。(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一般都在积釉处有一种淡淡的虾青色,意味着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白釉,铁分子淘洗不尽,也就是说用来做釉的釉果或者釉灰里含有比较多的铁成分。以笔者研究看来,这是因为原材料里,用的是麻仓土为釉主要成分,而麻仓土含铁量较多的原因。)原材料里面的成分,后世是无法仿制的,这是天然的缺陷,却也是天然的特点,就好像LV那种变色的粉红皮一样。

这件青釉瓷器超过宋瓷,可谓空前绝后您认识吗?瓷器鉴定真知堂

其实没跑题!永乐翠青釉,应该就是使用未经淘洗的青花白釉同样的成分烧制而成的。淘洗干净就是青花白釉,不加淘洗,釉果里面的微量铁元素还原焰烧成就是永乐翠青釉。看似极为神秘的永乐翠青釉烧制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件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玻璃质感极强,釉面肉眼可见无数细小的气泡,釉水垂流程度恰到好处,脱口垂足流釉不过底足,可见当时窑工配制釉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

永乐翠青釉目前罕有研究者,仅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有寥寥数语,语焉不详,也未对其烧制原理进行探讨。本文从理化角度探讨出翠青釉瓷器烧制原理,为一家之言,目前尚未经过实验室理化检测,但原理应该不错。

如果你也喜欢文物,古董,那就关注我吧。为您提供最真的资讯,全新的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