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鼻钱、战国瓷罐,还有西晋双系罐

蚁鼻钱、战国瓷罐,还有西晋双系罐

战国原始瓷罐

蚁鼻钱、战国瓷罐,还有西晋双系罐

蚁鼻钱

蚁鼻钱、战国瓷罐,还有西晋双系罐

西晋越窑双系罐

长着一张鬼脸的楚国货币蚁鼻钱,存活于1.5亿年前的狼鳍鱼古化石,古朴的战国原始瓷罐和西晋越窑双系罐,精美的褐釉灯盏,以及你可能熟悉的雷峰塔砖和黄花梨木箱……昨天上午,这些有颜值有故事更有历史积淀的文物从杭州海关搬进了杭州博物馆。

和杭州博物馆内现有的大多文物不同,这群新“住客”的来源很特殊——它们是杭州海关近年来在进出境各个渠道查获的。

这是杭州海关首次“牵手”杭州博物馆,整批移交文物。

移交文物涉及陶瓷、铜器等

还有12件珍贵三级文物

这批文物共77件套,涉及陶瓷器、铜器、木器、民俗、古生物化石等多个重要门类,其中,不乏战国原始瓷罐、西晋越窑双系罐等12件珍贵的三级保护文物。

一旁两个对称的木雕牛腿也很吸睛。它们的形状像是直角三角形,上面交错地运用浮雕、镂空雕,讲述着民间故事。浅淡的木质染上了历史的沧桑感,上面的人物依旧活灵活现,风姿犹存。徐颖说,这种牛腿的雕刻较为耗费工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它是房屋装饰的亮点之一。在清末民初,很多大户人家的建筑上你都会看到它,它就依附在檐柱外向上端的位置,承担着屋檐的重量。

接下来就是一块砖和一个木箱。这块砖上面印着编号,并刻着四个篆体字——雷峰塔砖。雷峰塔砖体的中间大多有一个洞,提起这个洞,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过去在民间有个以讹传讹的说法:说是雷峰塔砖体中的洞藏着金子,就有不少人去偷雷峰塔的砖,挖久了,塔就倒掉了。塔倒掉以后,还有人把这个砖捡回去,放在家里镇宅辟邪。”徐颖笑着解释道,“因为吴越国崇佛,其实这个洞里放着经卷,所以雷峰塔砖又叫经砖。”那么,这块砖会不会就是从雷峰塔上偷挖下来的?徐颖说,在民国时期,也有人对雷峰塔的砖进行了再加工,比如做成砚台等,这一块应该是雷峰塔砖做成的参观纪念品。

看起来很日常的木箱其实也不同寻常。“这是黄花梨木箱,这种材质很罕见,应该出自清末民初。”

接下来,杭州博物馆将如何迎接这些新“住客”呢?“首先是把它们保护起来,进一步研究每一件的价值,我们也会挑一些,根据各自年份填补到南馆展厅中。”馆长杜正贤说,研究的时间不会耗费很久。也许下周你再到杭州博物馆,就能看到这批新的宝贝了。

杭州海关有双“火眼金睛”

外表普通的木箱也严格检查

这些文物是怎么被查收的?

“乘客携带的行李过X光机的时候如果有类似文物形状的物品出现,我们会开箱检查,判定为文物的就会被当场先予以暂扣,而后送给文物鉴定部门进行鉴定,确认后依法作出相应处理。”江天平透露,单是在萧山机场旅检处就有近50名海关工作人员,且负责海关检查的人都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他们对文物可都有“火眼金睛”。

每一件被查获的文物都会登记在案。

而黄花梨木箱来自于一个要寄往美国的邮包。“那也是差不多15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一个从安吉寄往美国的邮包过安检,我们发现了一个材质很特殊的木箱,开箱检查并鉴定后果然是禁止携带出境的文物。”杭州海关工作人员说,这个邮包是一个古玩行营业员帮一位美国顾客寄去美国的,美国顾客在国内买来的价格只有几百元,双方都不太清楚它的真实价值:“查验时,我们对木制品、铜器、陶器等跟文物类似的物品都会格外留意,防止漏网之鱼。”

会不会有鉴定完毕不是文物的情况呢?

“偶尔也会有,如果专家鉴定后不是禁止携带出境的文物,我们会归还给当事人。”江天平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