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略说:心法为什么要列为八种呢?

百法略说:心法为什么要列为八种呢?

心法为什么要列为八种呢?

文:心愚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这里是总说心法有八种

但是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心法在这里会列为八种呢?或者说,心法分为八种,是不是就真的是真实存在的有八个心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成唯识论》中有句话说,“若执内识是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成法执。”

就是说,八识心王的说法也是一个安立施设而已,佛陀为了让我们破除对于外境的执着而宣讲外境是由心识显现的,如果慧根强的众生,不用将心分为八识来讲,即可明白这个道理,能够破除对外境的执着。

比如在《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慧力强的菩萨由此“一心”之安立即可破除对诸法的执着,那么这个时候就并不需要非得安立八识,而对于慧力弱一些的菩萨呢,理解起来有难度,佛陀就再开演“八识”的说法,通过八识的说法对心如何显现诸法阐述的更为清晰,让你更能理解为什么诸法只是心的显现,所以八识是根据心的不同作用而施设安立的,不能执为真实。

百法略说:心法为什么要列为八种呢?

当然,存在与不存在,或者说有和无,其实也是凡夫虚妄分别出来的执着而已,从究竟意义来说,诸法的实相是不能够用“有”或者“无”来进行认识的,但是对于凡夫而言,却不得不暂时要用有、无等概念来认识诸法,那么就要有一个观念,什么时候应该认为哪些法是有的,什么时候应该认识到哪些法是无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比如佛陀给我们安立出来的八识,在破外境的过程中要承认它是有的,但是同时要明白等外境破除之后,心识也不能执为实有,也是要破掉的。

再换个角度来说呢,如果从小乘的教理而言,小乘可以不立八识,他们立六识就可以了,而且很多小乘佛子不承认第七和第八识,那么就是说在小乘的修学体系里面,围绕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修学目的,安立六识就能够用了。如果我们再设想一下,其他的世界众生,有可能跟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佛陀也有可能给他们安立其他数目的识,或者十个识,二十个识,都是有可能的。这个问题要有个清晰的认识,这个观念挺重要的,唯识学者的很多无谓争论其实都是源于将心识执为实有而产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