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開賣了?從估值規模到推遲CDR 雷軍攜高管都回應了什麼

小米創始人雷軍以及聯合創始人王川、黎萬強、林斌、洪峰、劉德以及CFO周受資等董事長雷軍及高管一行在香港舉行見面會。

小米股票代碼是1810,新股的發售日期是6月25日到6月28日,定價日期是6月29日,第一天的交易日是7月9日,時間已經頗為臨近,雷軍及相應高管也在小米港股上市前集中回應了一些疑問。

小米股票開賣了?從估值規模到推遲CDR 雷軍攜高管都回應了什麼

在演講中,雷軍也再次對外界圍繞小米公司定義的質疑進行了回應,此前小米將自己定義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從招股書公佈的財務數據來看,小米公司去年手機70%,IoT及生活消費品20%,互聯網的服務接近10%。

雷軍表示:“我不糾結我們是硬件還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是個新物種,這個新物種叫什麼名字,後面會有更多這樣的公司產生,那個時候會有一個名字來形容這類公司。”

雷軍認為,一家優秀的公司往往首先考慮的是利潤,一家偉大的公司首先考慮的是人心,是用戶是怎麼想的。

一問:董事會給雷軍98億股權激勵,此前雷軍並不知情

我想知道你們的招股書裡面有一個部分寫的是你收取了90多億的我不知道是薪酬還是什麼,請解釋一下為什麼有這樣的安排?

林斌:我是公司董事林斌,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董事會對董事長、CEO在上市前的股權激勵,這在過去很多全球化公司、新經濟公司上市的時候都是慣例,小米不是第一家,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這次的股權激勵其實是在雷總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我們幾個董事開會大家一致贊成通過做出的決定,這也是大家對雷總過去8年帶著團隊把小米從0開始做到今天這個規模,同時還改變了中國製造業付出的努力的肯定和感謝。我們所有的董事都覺得是實至名歸。

二問:小米硬件利潤率不會超5%

提問:我想跟管理層請教一下,你們在利潤方面相對其它跨境企業,例如蘋果和三星,他們一般的毛利都有四成以上,你們相對在利潤上比其它對手是比較低的,你們在未來會如何提高毛利率呢?還有你們在業務上去年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來自手機,可是你們說你們是一家互聯網的公司,你們未來會如何提高其它業務方面的收入?

現在小米連接的IoT設備超過了1億臺,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類IoT平臺,小米去年的收入裡面,手機佔比已經下降到70%,IoT設備及生活消費品已經超過了20%。這個板塊的增速是非常快的,我們相信再過一段時間以後,也許8年、10年後,我認為IoT設備會佔到小米收入的百分之四五十。這一點我們看得非常清楚。

小米的幾個業務板塊就是:手機業務、IoT及生活消費品,還有互聯網服務收入,主要是這三個板塊,去年是手機70%,IoT及生活消費品20%,互聯網服務接近10%,主要是這三個板塊的收入。

三問:CDR暫時沒有計劃

提問:前段時間小米公佈推遲內地的CDR的發行,與此同時小米也是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後首家同股不同權申請的上市企業,有個問題很好奇,您是怎麼看待在香港上市以及內地發行CDR的差異化?小米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來滿足香港投資者的需求?我們知道最近市場波動也比較大,您在前幾天路演的時候講到了一些信息,想請問您對小米這個時間點上市有什麼考慮?

雷軍:請我們的CFO來回答您的問題。

周受資:您問了幾個問題,我挨個回答一下,第一個是CDR的問題,CDR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資本市場的創新,我們也特別支持CDR的創新,小米特別榮幸成為首批試點的企業之一,其實這也是證監會對小米商業模式的認可。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我們非常努力做了非常多CDR相關的工作,經過我們反覆的討論,為了確保CDR試點的成功,我們決定申請先在香港上市,然後擇機找合適的時間再通過CDR實現境內的上市,這也得到了證監會監管的認可和支持。

第二個問題是香港同股不同權的問題,我們對同股不同權的政策特別支持,我們覺得在新經濟公司裡面,它已經有非常多的慣例,尤其是在美國的資本市場,它允許管理層更長期的為我們的股東、用戶、員工提供長期的價值。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上市時間點的問題,我覺得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看的是企業的長期發展,市場的短期的波動很重要,不過對我們長期發展來說,我們更看重的是整個市場的長期發展,所以您問我們對時間點怎麼看,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我們看的還是比較長遠的。這兩個市場不一樣的地方是比較明顯的,香港市場對接的是國際投資者,A股目前對接主要是境內的投資者,這兩個市場有它不一樣的地方。

提問:有很多媒體報道,包括路透社也指出,公司決定推遲CDR是因為證監會和管理層在對CDR的發行以及公司的估值上是存在一定分歧的,我們想了解一下這個情況是否屬實,以及在香港IPO之後公司考慮大概什麼時間會重啟CDR發行計劃,有可能會在IPO之後的半年內嗎?公司反覆說的是擇機,選擇合適的時間,什麼樣的時間是合適的呢?

周受資:您問什麼是合適的時間,我們目前沒有計劃。

您問CDR的時間為什麼會這麼著急,實際上我們是反覆和證監會在討論這個問題,為了確保CDR發行的質量,我們是達成一個共識,覺得在香港先上,然後再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通過CDR的方式在A股上,會是大家覺得可以確保CDR發行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關於估值的問題,估值是市場定價的。

提問:我跟進一下前面那個問題,您提了兩次為了確保CDR試點的質量,我想請問最主要的顧慮是什麼?小米和證監會最主要的分歧在哪裡?

周受資:我們沒有分歧,我們和證監會討論之後,提出了這樣的申請,得到了證監會的認同和支持,您可以看一下證監會網站的措詞。

四問:小米從沒說自己值多少錢,小米有自己的特色

提問: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小米估值的問題,之前小米估值從招股定價來說是17到22港元,差不多就是700億到800億美元的估值,現在市場上也有不斷的質疑聲,認為你們的估值有點貴,如果跟蘋果相比,你們的市盈率也更高,所以就這個問題能不能談一下,您覺得小米的估值到底貴不貴,市盈率到底怎樣是合理的水平?

周受資:小米集團從來沒有說過我們值多少錢,市場過去幾個月都是市場自己炒作的,我們從來沒說過。

第二,關於市盈率的問題,從兩個維度來回答您這個問題,一是您不用想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還是電商公司,我們是市場上罕見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互聯網,也能做電商的公司,這種公司基本不存在,所以我們應該是有自己特色的公司;

我們這家公司在快速增長,剛才雷總也提到,我們去年的收入比上年增長67.5%,今年一季度加速增長,增速達到了89.5%。我們的市場機會也非常龐大,手機市場還能繼續增長,還有新品類的拓展,另外還有國際市場的拓展,小米公司到目前為止已經驗證我們有能力來抓取這個龐大的市場機會。我們走的路線是一家高效的性價比的路線,所以能持續的增長。從估值的角度,核心是在於公司的增長速度,它的增長的天花板在什麼地方,它能不能持續的增長。你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小米的估值。

五問:互聯網業務是鐵人三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雷軍:我覺得您說的薄利多銷,的的確確小米也是這麼做的,如果把它簡化了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鐵人三項的模式和薄利多銷相比,它要完善和豐富很多。首先我們來看它是怎麼做到薄利多銷的,它不是在某一個環節薄利多銷,小米的鐵人三項最核心的是全價值鏈打通,做全系統的成本優化。舉一個例子,它實際上是微笑曲線的兩端,小米做產品的研發,同時小米做市場和銷售,它全線打通以後是垂直一體化的。傳統的薄利多銷是某一個環節上控制自己的利潤。小米的鐵人三項是垂直一體化、全系統打通,然後再薄利多銷。我覺得這是小米能夠定價厚道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很重要的原因,小米還有爆品戰略,就是小米的SKU數量非常少,儘量在每一個品類裡面只做幾款,然後做天文數字的銷售,形成爆款。所以我們是很多種模式在一起構成的。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規模以後,我們覺得互聯網業務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增強用戶的體驗,第二層是當我們有了規模以後變現,所以互聯網業務其實也是鐵人三項裡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問:會選擇恰當時機進入美國市場

王川:小米對中美貿易長遠的發展持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今天的全球化,各個經濟體都相互依賴,我們認為長久來講中美貿易我們是非常樂觀的。

另外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小米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公司,我們第一季度的收入已經有36%來自國際,而且我們還在高速增長。比如說我們的手機業務,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74個國家,在15個國家都已經排到前5。為什麼我們能有這樣高速的增長?因為我們從進入世界各個地區的第一天,我們就認為,進入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小米是以儘可能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而且力求給當地的國家帶來收益,形成雙贏的局面。所以我們進入每個國家都受到了用戶的喜愛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在印度去年第三季度獲得了市場並列第一,第四季度取得了印度市場第一,其實是在中美關係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我們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歡迎。

美國市場我們也在規劃,我們會選擇恰當的時機進入美國市場。

七問:小米全力投入芯片等技術創新

提問:有一個相關的問題,看到你們的招股書裡講集資有一部分是用於芯片研發,能不能多解釋一下對於小米在高科技研發,包括芯片研發方面是有一個什麼樣的佈局,你們會說用自己的東西抵消全球貿易糾紛的影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