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5 方面入手,让你的 Android 手机电池更耐用

关于锂电池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虽然现在已经是 2018 年,但是一些关于电池的坊间传言还是存在,有些却有其实,有些则纯属谣言,甚至还被广为流传。求证传言的同时,我们也引入一些对锂电池特性和使用事项的介绍。

新手机一定要充满 12 小时「激活」电池?电池一定要完全耗尽再充电?

这个说法起源于上一代电池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由于电池有记性,所以不完全充放电会导电池容量流失。

然而现如今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使用的都是锂电池,完全没有所谓的记忆效应,不存在 12 小时激活论和完全耗尽再充电的说法。甚至比起没用完就充电,完全耗尽电量后再给手机充电反而会对电池不利。

边充电边玩手机会影响电池寿命?

边充电边玩手机确实会影响到电池寿命。但这个表述并不准确,事实应该是「边充电边玩手机而产生的热量导致的高温状态会影响到锂电池寿命」。

充电玩手机本身并不会对锂电池造成什么伤害,然而由于存在能量的转换,热量的产生不可避免,因而造成的高温则会对锂电池的容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充电玩手机并不是不可以,只是一定要注意避免手机过热。

从 5 方面入手,让你的 Android 手机电池更耐用

冬天自动关机关机是 iPhone 的「专利」?

不少人一提起手机冬天被冻关机,可能都会被反问一句:「你用的是 iPhone 吧?」。

事实上因低温而导致的电池不耐用是锂电池的通性,其原理也不难理解:电池的充放电均为化学反应,温度低了,物质活性降低,反应速度自然会减慢。相较于高温,低温对电池造成的影响较低,回到正常温度后,电量没了的那部分还会回来的(但不代表低温对电池实际容量没有影响)。

言而总之,手机本身就属于消耗品,随着日常的使用,电池完成一次又一次完整的放充电循环,电池容量会发生不可逆的损耗,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不用过多在意什么「在 30% 左右开始充电最为健康」,「定期完全充放电」等使用事项,这些方法诚然对延长手机电池的寿命有所帮助,但每天时刻在意手机的电量,不停计算充放电周期,这样做似乎有些得不偿失。我心目中良好的电池使用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随充随用,不要过度在意电池损耗这一自然过程。

避免手机暴露在极端环境下,这一点现在手机厂商都有注意,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有相应的警告。

关注电池信息,在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及时维修。(快速掉电,异常发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