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前段時間朋友推薦的一部電影《驢得水》,說是一部黑色幽默類的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很有意味。今天帶著愉悅的心情看完這部電影,看完後並不感覺是部喜劇片,心情更加沒有愉悅起來,反而更加沉重,這部劇一點也不像開心麻花的風格,像之前的《夏洛特煩惱》這種從頭到尾無尿點的喜劇電影這才是開心麻花的代表作。

《驢得水》這部劇引人發思,看完後每個人都會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電影是人性的縮影,裡面包涵人性的5大弱點貪、貧、愚、弱、私,相比七宗罪的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更能提現出人性本惡的觀點。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這部劇其實就是把人性本惡給暴露出來。

劇中的校長,代表的是“貪”,為了做好農村教育,為了改變中國農民的“貧,愚,弱,私”,初衷是好的。在銅匠幫忙後,還送了幾本書,說有教無類,結果最終也毀在這個有教無類上。當然,歸根結底,整個事件得校長背大鍋,可一個理想主義者,能想出一個這樣的法子維持學校運行,亦是無奈之舉。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裴魁山,典型的酸書生,他代表的是“私”,從他講復活奇蹟的事情來看,確實懂很多,確實有一定教學本領。他內心是愛張一曼的,所以才會在受到睡服帶來的打擊後,把負面人性完全釋放出來!既然一個驢(銅匠)都能拿三萬,那要我做什麼,我只要撈錢!他代表了最純粹的私心,就像穿在身上那件貂皮衣服一樣,明目張膽。就算讓人討厭,噁心,依然不脫下來。睡服前,他對張一曼說說,我喜歡你,嚇到了張一曼,她回,我以後不招你了。他看著她背影,看著空中飄散著的雪花一樣的蒜皮雨,微笑說:晚了。這個畫面塑造的非常棒,一股書生氣伴著純真到傻氣的浪漫,迎面而來。睡服後,他衝德高望重的校長喊,誰讓你說這個!讓你說錢怎麼分!和夥伴周鐵男大叫:“別用你的道德標準綁架我的利益!”。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周鐵男,他代表的是“愚”。這個愚體現在很多地方,盲目做事是其一,言辭莽撞是其二,無知妄為是其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實在不像有什麼知識分子的脾氣,“男兒到死心如鐵”這句看似蠻契合他的,敢說敢做,勇往直前,路見不平仗義相助。可草莽終究是草莽,熱血也絕非是勇氣。勇往直前是虛的,為朋友兩肋插刀也是虛的,一聲槍響,這些虛假的勇敢仗義,都被打死了。到死心如鐵,才是鐵男。周鐵男,最多算是被鍍了一層鐵,本質還是個軟弱的文人。越是大喊,要是表現自己的力量,就越說明自己的羸弱。於是,他的虛假勇氣被摧毀後,變得溫順,甚至比普通人更加溫順。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在看到他跪下那一段,難受到要死,恨不得他真的被那一槍打死,可是哪有那麼簡單,既然是毀滅,當然先摧毀這種美好精神!如果這種精神不能被消滅,最後才只能無奈試圖消滅擁有這種精神的肉體。不然古往今來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酷刑呢!

孫佳,校長的女兒,這是一個最美好的角色。她代表了一切的真善美,也是“弱”的代表,愛護對一頭驢,也平等對待貧苦無知的銅匠。她反對虛假,想要揭發一切,認為人要為自己的過去負責,要承擔責任。可她畢竟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的力量,畢竟有限。於是想救火被眾人阻止了,想揭發,被老父的一跪又阻止了,想逃走,被惡勢力威脅而不得不妥協。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教了銅匠這個好學生,可這個好學生好的過分了,最後讓所有人都栽了進去。

她代表的是,弱。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初生之際都是弱小的,弱小到任何災難都可能使其毀滅。還好,她象徵的希望雖然弱小,但至少堅韌。最後去延安投奔大哥,說明就算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可淤泥終究不是美好事物最合適的生存環境。注意,去的是延安,嗯,這應該是這片子能通過審核的原因吧。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銅匠,他代表的是”貧“,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貧,一個本來愚昧無知的手藝人,通過學習想擺脫自己命運,但骨子裡還是一個愚昧的人。首先,他雖然愚昧,但還是有賴以生存的一技之長的,周鐵男氣的破口大罵卻也無可奈何的響鈴,到他這裡變成了,簡單,能修。他本來平淡的活著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錯不該,張一曼讓他體驗到了很多新的花樣,知道了嘴唇是可以親的;錯不該,洗了一夜的澡,做過一個乾淨的人;錯不該,體驗了一下知識分子的生活;錯不該,認真學習了知識卻沒把知識真正轉化為自身素質。這是一個最可憐可悲的人物,也是一個最可恨的人物。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這種心理很常見,比如一個窮人,窮久了,忽然發了小財,體驗過發財的感覺,他就再也不想回到之前貧窮的生活。對於銅匠來說,就如同一個猴子忽然開了靈智,自然不想回到當初昏沉度日的生活,於是就想要更多的機會,更多的見識,更多的人生體驗。這種忽略實際的貪婪註定是鏡花水月,最終也是一個破滅了的悲劇。

張一曼,是這部劇中沉重到極點,悲劇到極點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有人說她放蕩,有人說她性觀念超前。大多數人還都是讚美了她的,畢竟她最終死了,畢竟死者為大。其實張一曼代表的不是這些奇怪的東西,是自由。我要在上海,有周璇什麼事?唱完歌她這樣說,看似是自誇,不遜色上海的明星。其實她的開心不僅僅是這個,更多的是,在這裡比在上海更自由的快樂。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裴魁山深情告白前,問她未來的事情,併為她出謀劃策,她說不想想這些事情。

他和她說不要太隨便,她說,現在終於沒人管我了,你就別管我了……

她之前被各種限制,被世俗各種指點,現在在一個近乎與世隔絕的地方,幾乎做到了自己想要的絕對自由,所以她不在乎300法幣的工資,也可以把大蒜的皮當做雪花飄舞。

可愛,不做作,她是一個自由的精靈。可近乎與世隔絕,並非真正與世隔絕的桃源,她還是受到世俗帶來的惡意,最終成為這部劇的一個最大的悲劇,她的死是必然的,結尾一切又回到最初,大家開會,誰也沒覺得少了人,直到聚聚氣兒,才發現她不在了。這就是這個人物為什麼沉重,為什麼尷尬,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妄圖追求自由,都難免是一件尷尬的事情。這麼沉重的意象,又偏偏讓一個輕盈的女子來揹負,難免就顯得更加沉重。

《驢得水》——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

她實在揹負不了這麼沉重的自由,何況最後連一個扶持她的人都沒有了。

於是有了一聲槍響。

於是電影戛然而止。

所有的美好都以最完美的方式毀滅了

其實這個電影的一切,都縮在片頭開始的這個小片段裡:

驢棚著火

周鐵男一馬當先,但煙火如故

張一曼想要幫忙,卻引火燒身

裴魁山往張一曼身上潑土,叫她出來,可沒有伸手拉她

校長大喊,聽我指揮,最終驢棚燃起熊熊烈火

孫佳想要阻止,被眾人阻攔。

這部劇確實沉重,對得起2016年最佳影片這個稱號。

各位小夥伴覺得這部電影有感觸的,歡迎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