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總動員:獨角獸猛龍過江 同期新品夾縫求生

6月19日,6只戰略配售基金(以下簡稱“獨角獸基金”)募集結束,儘管目前尚未發佈成立公告,但關於6只基金募集千億的消息已經在渠道傳開。

同期發行的新基金正在承受著壓力,不少近期發行的基金選擇延長募集期或頂格發行,以應對獨角獸基金造成的分流效應。

除了獨角獸基金帶來的壓力外,在債基踩雷、股市動盪的市場環境之下,基金髮行市場的整體氛圍本身也在不斷陷入低谷。

成立在即

6月19日,6只戰略配售基金結束了第二階段針對機構投資者的募集期,這意味著這6只獨角獸基金成立在即。

來自渠道的消息稱,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合計募集金額或超過1000億。其中,招商、易方達旗下的2只獨角獸基金募集規模均逼近250億元,南方旗下的獨角獸基金逼近200億元,其餘3只基金規模均超100億元。

據渠道人士透露,雖然特定投資者對6只獨角獸基金的認購意願並不積極,但1000億的募資中,機構資金也佔到了四成以上,總共認購了近500億規模。

不過,目前更為引人關注的是6只獨角獸基金成立後的投資問題。6月19日,小米在發審會前夕臨時變陣。

上述基金經理進一步談道,“戰略配售基金封閉三年運作,短期單一公司上市節奏變化不會對產品產生巨大影響,基金不是僅投資CDR,還投資新經濟創新型企業的IPO等,只要戰略配售的都可以參與,未來還會有很多標的可供選擇。”

按照6只獨角獸基金髮售公告提到的投資範圍來看,在戰略配售股票的標的還未出現之前,六隻戰略配售基金都將以債券作為主要投資標的。

發行低谷

獨角獸基金募資千億的背後,整個基金髮行市場卻陷入低谷。

6月20日,平安大華合悅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髮布了延長募集期的公告,決定將基金募集截止日由2018年6月20日延長至6月29日。

在此之前,有兩家公司於6月15日剛剛發佈了旗下基金產品延長募集期的公告:2只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均為2018年6月15日,現均延長至2018年7月13日。

據數據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52只基金(份額合併統計)正在發行,其中6月起開始募集的有23只,目前有4只選擇按三個月期限頂格募集。

滬上一位公募人士6月21日受訪時指出,“獨角獸基金從獲批到發行,幾乎搶奪了全市場所有的關注度。除了注意力外,資金則是更大的影響,除非基金公司本身在渠道上有一定實力,擁有不錯的客戶基礎,否則發行情況會很尷尬。”

日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某權益新基金結束募集,募集規模超過12億。這在近期募集的權益產品中,堪稱非常不錯的成績,但這僅僅是個案。

據數據統計,6月以來僅有12只新基金成立,募集規模僅為187.28億元,募集金額相較前幾個月大幅下滑。值得一提的是,這12只基金均為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未現蹤影。

今年1月,82只基金募集到了1363億元,創下近一年來募資新高,隨後基金髮行規模便開始不斷下滑。今年3月65只基金首募規模為905億元,4月59只基金募集規模為542億元,而至5月51只基金募集規模驟降至305億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0只基金髮布了關於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這些基金均以債券型基金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主,且主要是一些小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