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這隻“風口上的豬”可以飛起來嗎?

來自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租賃人口約為1.9億,租賃市場規模已超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我國租賃人口將達2.7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4.2萬億元,長租公寓市場也由此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發展大機遇,成為名副其實的“風口上的豬”。

如今,公寓行業的消費者已逐步變成了青年人群,他們的消費觀念已從“購買產品”轉向“享受服務”,從“滿足日常需求”變為“改善生活品質”。反映在租房居住上,年輕人更願意選擇獨立、私密、有品質、有社交的長租公寓,“小空間、大社區”對年輕人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據相關數據表明,“90後”已成為租房市場的主流,佔租房人群的78%,同時,平均學歷也在不斷提升,他們工作穩定,從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性格和追求,對於租房有更多的品質要求。租購同權為租賃市場帶來政策利好,長租公寓也在國家政策扶持上逐步崛起。而伴隨著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推進,租房正成為人們實現住有所居的重要一環。

高品質長租公寓籠絡年輕“租二代”

與傳統的租房成本相比,長租公寓的價格並不便宜,但高質量裝修、集中式打掃、各種社群活動以及各種省心,卻籠絡了越來越多人,尤其是講究生活品質的90後“租二代”。 如何能夠在可承擔的租金範圍內住得好一點,是年輕租客們考慮的重要因素。此外,面對有剛性需求的年輕人群,長租公寓除了拼誰家的房源多麼好,更拼的是物理空間背後的軟性服務,來滿足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因此,主打品質租住生活和增值服務,是長租公寓創新經營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能夠在可承擔的租金範圍內住得好一點,是年輕租客們考慮的重要因素。此外,面對有剛性需求的年輕人群,長租公寓除了拼誰家的房源多麼好,更拼的是物理空間背後的軟性服務,來滿足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因此,主打品質租住生活和增值服務,是長租公寓創新經營的重要突破口。

海量市場,資本逐鹿,長租公寓該何去何從?

由於潛在的巨大市場,長租公寓行業近年來備受資本方青睞,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租房市場正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仍面臨著一些困境。對於長租市場而言,無論是運營模式還是盈利渠道都尚無經驗可循,生搬硬套國外的經驗似乎也並不符合當下中國人的習慣,如何更健康、更穩定地發展還需要不斷摸索。

隨著銀行、房企等正規軍的介入,已經讓住房租賃行業看到了曙光。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的客源在廣闊的租房市場中所佔比重很小,而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如何克服同質化競爭、進行精細化運營仍是盈利的重點。

實際上,對於絕大部分長租公寓企業來說,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還是“二房東”方式,即其在獲取房源後,經過“N+1”改造(將房源中的客廳隔斷並改造成一間臥室,進行一定裝修、配置相應的家居家電等),通過租金差來實現盈利。但目前相對較高的房價導致房源獲取成本居高不下,而租金又不會快速上漲,所以企業的盈利壓力非常大。

以一套一線城市的二居室為例,假如長租公寓企業以5000元的月租金獲取該房源,通過改造雖然能夠增加一間臥室,但每間4萬至5萬元的裝修成本意味著裝修投入將超過12萬元;以5年租期計算,每年攤銷成本2.4萬元,意味著每間臥室的租金須由改造前的2500元增加到3200元才能覆蓋掉裝修的成本。而如果再考慮人員、資金、稅收等成本的話,租金差往往不足以覆蓋所有的成本。

業內人士直言,中國的房屋租賃市場仍然處於野蠻發展階段,大部分都是個人對個人的出租,長租市場幾乎沒有先例可循。而由於樓市發展的特點不同,國外的經驗也很難拿過來就用。如何打造能夠盈利的長租項目,仍是業界面臨的巨大難題。

總結:對於長租公寓而言,在目前的狀態下,單靠租金收入來實現盈利較為艱難,也許企業需要積極探索多樣化的盈利模式,如提供資產證券化服務、建立以公寓社區為基礎的社交平臺等,多渠道發展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