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晉信基金:不必過度悲觀 敢於在震盪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環境下,A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上證綜指下跌3.78%,創業板指數下跌5.76%,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1)中美貿易摩擦會持續壓制市場風險偏好,但實質影響有限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在推出500億美元徵稅清單之後,威脅將會額外再製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有進一步升級跡象,短期對市場情緒有負面影響,是市場短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於經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整體可控。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的20%左右,美國商務部統計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總值約5000億美元,這一次美國選擇徵稅的產品價值約500億美元,相當於2%的中國出口總額。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約為3%,如果提高到25%,我們測算中國出口下降0.4%,GDP將被拖累0.1個百分點。在悲觀假設下,如果美國決定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都徵收25%的關稅,假定漲價部分完全被反應在中國出口金額的下降上,會使得中國出口下降4%,GDP增速被拖累也僅0.8-1個百分點,實質影響整體可控。

美國白宮對於中國貿易的反覆舉動,除了反映美國貿易協商團隊內部或相關利益團體的意見分歧,也體現了目前美國無法無視中國持續成長的龐大經濟體,透過反覆的政策延長達成協議的時間,並持續創造中美重新磋商的籌碼。在此背景下,估計中美貿易摩擦短期難有定案,持續摩擦和談判的關係將可能成為新常態。

2)經濟基本面有韌性,支撐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從基本面的角度,經濟雖有放緩但整體低波動,不具備失速風險,這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最大基礎。我們認為2018年的經濟增速溫和放緩,經濟結構的改善依然是亮點,整體並不具備失速風險。2018年經濟的下拉力量來自於去槓桿帶來的實體經濟信用供給收縮,尤其是要抑制政府部門和居民部門槓桿過快增長,我們判斷基建投資增速會放緩。積極因素來看,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輪經濟企穩與前幾輪經濟週期相比在結構上已經得到很大改善。傳統經濟為代表的工業企業經歷了長達6、7年的去產能和降低負債,企業資產負債表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明顯加快了消費升級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的速度;另一方面,房地產經過一輪去庫存之後,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已經明顯下降,地產投資的韌性增強,使得去槓桿的因素導致投資增速放緩的幅度是有限的,同時經濟結構中消費的佔比已經提升至60%以上,投資的波動對於經濟造成的影響在減小。

從資本市場本身的制度,我們也看到很多積極方面。近期的MSCI正式落地,200多隻A股按2.5%的納入比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證監會也緊接著公開表示將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力道,以此為契機,完善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A股的制度規則,未來外資投資A股或將有更多元及完善的渠道,將使A股走向國際化的資本市場邁向下一個進程。長期來看,外資機構的A股佔比逐漸提高後,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對金融開放市場化和制度化的影響。

3)市場已經過度悲觀,震盪中尋找結構性機會

現在市場對於企業盈利,特別是龍頭企業或者說核心企業的盈利,已經過於悲觀了。而我們發現未來兩年或三年,企業盈利還有望繼續改善。其原因,第一也是主要原因,是市場集中度的提升為部分企業帶來了盈利的增長空間。第二,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走向海外,也開始分享全球市場帶來的增長紅利。同時,目前許多個股的估值和風險溢價已經處於歷史中樞偏低位置,進入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區間。所以我們認為,中長期來看,我們至少仍然能夠賺到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的錢。在這樣一個震盪的環境下,考慮到今年各個行業的景氣狀況好壞不一,我們認為應該均衡性地做出配置,週期龍頭、消費和新興產業,這些行業裡面都會有一些機會,我們會自下而上地去分析和選擇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而不會輕易地把注下在某一類風格上,緊緊把握住中長期盈利確定性增長這個重點,我們認為是規避市場風險的一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