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肩上的小男孩,15年后成为父母的骄傲,“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感恩,你们陪我长大,我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成为你们的骄傲!在十余年寒窗苦读过程中,高考学子余成伟的每一步,都凝聚了父母数不尽的心血和汗水。而他,也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了含辛茹苦的父母。图为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在去年的高考中,当时18岁的余成伟以653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固镇县理科状元。

身材魁梧的余成伟,随和自信,一副黑框眼镜后面是一张白净的脸庞。他的班主任武老师说,余成伟不仅是个“学霸”,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还酷爱运动,在排球场上精神抖擞、毫不示弱。由于取得了653分的高分,他在提前批次志愿填报中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

对于未来,余成伟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对于父母,他心怀感恩,虽然在平日里,他并不怎么去表达。高二那年,余成伟的妈妈调动市里银行工作,为了照顾好他,漂泊在外的爸爸余立军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到家里专门陪伴余成伟,他要搞好孩子的后勤服务,确保儿子心无旁骛地学好功课。余成伟的爸爸说,每天中午起码要保证孩子在家吃一顿饭,晚饭他在学校吃,平时都比较平静,不会打扰他。图为幸福的一家三口。


在父母的眼里,余成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乖孩子,从小就能主动学习。父母也比较尊重孩子的学习,从不会强加干涉。余成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离不开父母用心良苦的启蒙教育。

在学校里,余成伟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团结同学、知书达理。余成伟学习脚踏实地,作息规律,中午必须午休,晚上不会熬夜太晚睡觉,因为充足的睡眠无论对于身体还是学习,都至关重要。有空时,余成伟也会翻翻课外书籍,历史类书籍是他的最爱。图为余成伟在母校一中校园内,站在曾经就读的高三班级讲台前,他感慨万千。

高中三年,尤其是到了高三,高考压力与日俱增,余成伟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错过了高中生活中的很多集体和文娱活动,连喜欢的绘画、羽毛球和排球也很少碰了。对于这一点,余成伟说,有点遗憾。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之旅,总要面临很多取舍,如何去做,就看自己是否睿智了。图为高考过后,余成伟曾经就读的高三班级已经空空如也。


在余成伟的心中,他认为大学生活在时间上应该三七开,三分用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七分用来学习知识。余成伟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工作,他说自己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多,尤其对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和眷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