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將達660GW!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但面臨挑戰

預計2020年將達660GW!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但面臨挑戰

6月2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在政府支持行業發展的有利政策推動下,未來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將持續增長。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潘凱頤表示:“中國預計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容量至少達到660GW,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新增裝機容量中佔大部分。因此,我們預計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持續增長,並且以節奏可控的方式進行。

“儘管如此,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企業的財務狀況正在受到政府補貼發放滯後的負面影響。補貼發放滯後的原因是行業迅速擴張導致政府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出現資金缺口。”潘凱頤稱。“潛在的平價上網也將擠壓可再生能源企業的利潤率,而具體影響程度將取決於企業改善成本結構的成效。”

上述結論摘自穆迪最新發表的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政策支持行業增長,但仍面臨挑戰》(Renewable Energy – China Policies support renewable sector's growth, but challenges ahead)。

鑑於補貼發放滯後,且最長達到併網後兩年之久,企業現金流可能面臨波動。與風電相比,太陽能發電企業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更高。

根據穆迪的估測,對於2018年1月以來投運的項目,此類補貼佔國內不同資源區光伏上網補貼電價的34%-52%,而風電的這一比例為10%-36%。

很多太陽能發電企業的運營歷史較短,在2014年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投資,因此應收補貼款規模大,且收款期較長。

補貼資金來自零售電價中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目前收費標準為人民幣0.019元/千瓦時。

受設備成本下降以及2020年全國平價上網目標推動,穆迪進一步預計未來3年風電和光伏電價將繼續下降。

同時,政府一直在努力推進可以促進技術進步的競價上網太陽能項目以加快實現平價上網。

報告還指出, 在沒有燃料成本的情況下,較小的邊際發電成本部分緩衝了可再生能源企業的利潤率下滑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當可再生能源企業在政府設定的最低利用小時數之外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時,有望獲得額外的現金流入。

但是,由於直接交易價格存在折扣,可再生能源企業往往會謹慎擴大直接交易規模以避免利潤率受擠壓,尤其是在保障其利用小時數的情況下。

最後,儘管近年來行業增長強勁,但政府也在推出更多指引來規範過熱的投資,尤其是在太陽能發電行業。這是因為,該領域的迅猛增長除了導致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擴大,還會造成產能過剩以及棄光現象的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