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有足球,或追溯至黄帝时期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蹴鞠”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踢球”。最初其内填充毛发,宋代以后演进为充气的皮球。传说蹴鞠始于黄帝,到了汉代,已经形成极为规范的竞技比赛项目。

中国古代就有足球,或追溯至黄帝时期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尤,写了一篇关于蹴鞠的短文《鞠城铭》,很详细地反映了当年足球的状况。碑文共十二句,四十八字:

《鞠城铭》

圆鞠方墙,仿象阴阳。

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

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中国古代就有足球,或追溯至黄帝时期

“鞠”是圆形的,球场四周围着方墙,它象征着天圆地方,暗含阴阳相对。

在竞赛中,双方各六人,共十二人进行对阵互相抗衡,这是效法一年十二个月份来设置的。

并且设立裁判员(长),来做到竞赛的公平。并制定有统一的不变的常用规则。

裁判不能亲一方而疏另一方,怀揣私心,应该裁判公正。

运动员要心平气和地服从裁判,不要抱怨裁判的裁决。

最后,蹴鞠这样讲究规矩,而秩序井然,何况掌握着国家权力的人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