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久臥暗室、4年不起的奔豚氣病人(癔症,神經症,疑難病症

治久臥暗室、4年不起的奔豚氣病人(癔症,神經症,疑難病症

奔豚一病,屬於情志類疾病的典型代表,帶有十分明顯“氣上衝”症狀,此則醫案中所形容的“大水”,想必就是氣上衝所致,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文中,熊繼柏老師闡述了關於“奔豚病”的三種病機——肝、腎、心。

診療經過

女,40歲,初起頭眩耳鳴,心悸不寧,肢體睏倦,漸至臥床不起,且畏光懼明,竟自閉門塞窗,躺於暗室,如此一臥不起,竟達4年之久。但語聲、飲食、二便正常,眾皆惑為奇病。

盛夏,我受邀前往視之,見病人所居之臥室昏暗,門窗緊閉。詢其病狀,心悸而有恐懼感,目脹而弦,視物模糊,所見有如大霧瀰漫之狀;胸中悶痛,一陣陣猶如大水撞擊,四肢疲倦乏力,不能動作,如稍微動作,其“大水撞心”便更加劇烈,心中愈是難忍,兼之泛泛欲吐;若見陽光,則呼其眼珠脹而似欲迸出。如此,既不能動作,又不敢見陽光,終日臥床於暗室而不起。4年多來,其飲食、二便均需人料理。

為了望舌察色,欲將病人抬出外室診察,病人堅決拒絕,並一再聲稱,若將她抬出房門,她就會立馬死去。我思忖,病人神志清楚,語言清晰,何以抬出房門就會死呢?

於是,便遣四人將其穩穩抬出室外平放於臥榻上。可是,剛抬出房門外,病人竟然昏厥,四肢逆冷,口閉眼合。急以薑湯灌之,少時而醒,猶自以手捫胸,痛苦莫可名狀。察其面色慘白,形容憔悴,蓬頭垢面,穢氣燻人。舌質淡紅、苔灰白,脈弦而稍數。

詳審此證,其言胸中悶痛,一陣陣猶如大水撞擊,甚為難受,恰似奔豚之勢。顧名思義,本病總是以“如豚上奔”之狀為主徵。擬以奔豚氣病論治。

《金匱要略》謂奔豚氣有3種,有因心陽虛而水飲內動者,責之於心;有因外邪傷陽,衝氣上逆而偏於寒者,責之於腎;有因肝鬱氣衝而偏於熱者,責之於肝。

本病人久居暗室之中,自覺心悸恐懼,實為驚恐之兆。其目脹、畏光、頭眩、耳鳴,泛泛欲吐以及脈弦而稍數,當屬肝陽亢逆之候。綜觀諸症,乃系肝氣上逆而發為奔豚氣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此病奔豚昌盛,雖正氣已虛,然究其所因,仍當以治奔豚為急務。乃取平肝和胃以降衝逆之法,用《金匱要略》奔豚湯加減。其火熱不甚,減去黃芩之苦寒,脾虛飲泛,取用茯苓之淡滲。處方:

李根白皮30g,茯苓30g,當歸12g,白芍12g,川芎6g,法半夏10g,葛根10g,甘草6g,生薑12g。

藥進3劑,諸症緩解。服至8劑,病人信步出臥室矣。乃以六君子湯加當歸、白芍,以調理月餘,恢復健康,嗣後追訪,病已痊癒。

簡要闡述

(1)關於奔豚氣病

《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謂奔豚:“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奔豚氣病是一種奇怪的疾病,此病呈陣發性,發作時有一股無形之氣從少腹開始,上衝胸中,甚至上衝至咽喉,猶如小豬奔跑之勢,使病人極其難受,幾欲致死。

據《金匱要略》記載,奔豚氣病的證治有3種:

有因肝鬱氣衝而偏於熱者,責之於肝,治以奔豚湯,即“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有因外部傷陽,衝氣上逆而偏於寒者,責之於腎,當內外並治,外灸核上,溫經散寒;內服桂枝加桂湯解肌散寒,助陽平衝。即“發汗後,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有因心陽虛而水飲內動者,責之於心,所謂:“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本病人的主症是胸中悶痛,一陣陣猶如大水撞擊胸中,發作時極其難受,並且發生昏厥。這恰恰與“奔豚氣上衝胸”“發作欲死”的特徵相符,故而診斷為奔豚氣病。

而病人久居暗室之中,自覺心悸恐懼,實為驚恐之兆。其目脹、畏光、頭眩、耳鳴,泛泛欲吐以及脈弦而稍數,當屬肝陽亢逆之候。綜觀諸症,此乃系肝氣上逆而發為奔豚,故選用奔豚湯加減。

(2)中醫的書本知識與臨證實踐是有一定距離的

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常說,學習中醫首先要熟讀經典,但只是讀熟還是不夠的,你還要會用,還要能融會貫通運用於臨床,變成自己的東西。

比如這個病例,僅僅知道“奔豚氣上衝胸”、“氣從少腹上至心”是不夠的,還要有敏銳的思維,能從病人紛繁複雜的症狀中,抓住“病人胸中猶如大水撞擊”之特點,意識到這是個奔豚氣病。並能準確辨識出該例病人病機關鍵為肝氣上逆,辨證處方,方能收到“拔刺雪汙”之效。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