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城韻味」蚌埠市成長與發展的見證者


蚌埠,又稱“珠城”,是位於安徽北部的一座小城 因盛產珍珠而得名 因鐵路而重生 是一座註定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的城市 蚌埠站,蚌埠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津浦鐵路還沒開通的時候,這裡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再到後來,它逐漸成為淮河沿線的重要交通樞紐,經濟也由人流物流集中慢慢發展起來,淮河路火車站儼然已經成為蚌埠這座城市的一種文化與精神的標誌。

1909年1月,津浦鐵路南段徐州—浦口段開工建設 兩年後,也就是1911年5月15日,淮河大橋竣工 之後,蚌埠車站也正式成立

車站東西兩側分別是為旅客出口和售票房。站內僅有兩股道,中間橫架著旅客乘車翻越的天橋,這便是蚌埠站最初的樣子,簡單而又工整。所以一直到現在蚌埠站都保存最初的雛形,僅僅是火車道增多了而已。建站通車初期,由於客運量不是很多,每週僅有兩趟旅客列車在站內試運營。

就是這個極其簡陋的火車站,它卻使蚌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之後,蚌埠成為了那個年代通往北京與南京的咽喉關卡 1949年國共兩黨戰爭進入到收尾階段,國民黨軍隊為了阻止人民解放軍南下,於1月16日將蚌埠淮河鐵路大橋炸燬。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火車站獲得新生!經過工人們緊張的搶修,被破壞的鐵路得到修復,蚌埠至浦口段通車。 1952年,一座典型的蘇式建築出現在老蚌埠人的眼前,線條粗獷的站房、敦實的整體結構,這些都是咱們蚌埠人豪爽性格的體現,原先只能容納600人的蚌埠站後因旅客數量的增多,加蓋了一個候車室,使旅客容納量上升到 10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