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被這個世界溫柔地對待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讀一本好書、品一篇美文,如同結交一位良師益友,在生活中伴你砥礪前行;又似與高人對談,以文中精華啟迪人生智慧。

忙碌了一天的你一定很累了吧?

拂塵晚歸,得空閒坐,不如與寧夏衛視一同感受文字的魅力。

夜 讀

寫在前面的話

那些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溫暖

總會讓你覺得

原來這個世界 還不至於太糟糕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你可被這個世界溫柔地對待

巴黎發生恐怖襲擊的夜晚,許多巴黎人通過社交媒體發出信號,願意為每一個求救的陌生人打開自己家的大門,讓受驚的靈魂得以庇護。“如果你不敢穿過巴黎街頭回家,可以來我這裡。”“如果你沒有地方過夜,可以來我這裡。”巴黎的出租車司機也不打表了,送那些驚慌失措的路人回家,“伸手攔一輛出租車,即使你沒有錢,也會把你安全送回家。”

在這個無比黑暗的夜晚,在經歷了最冷酷絕情的災難後,因為這些可愛的巴黎人,我們看到了溫暖和善意。這些善意,讓人覺得這個世界還不至於太糟糕。

有些善意,並非只有在緊要關頭才能感受到它。最近我就體會了許多微小的善意。有次在肯辛頓花園外等紅燈,我低頭看手機,突然有隻大手輕輕地護住我,我抬頭看到一個白髮老人,他說:“這車開得太快了。”原來是老爺爺擔心車蹭到我而保護我。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在倫敦街頭常常遇到沒有交通燈的小路,我每每停下來等著過馬路的時候,汽車也總是停下來,我們就僵在那裡,司機總是示意一定要行人先走。這個時候,司機的過分謙讓,竟讓我不好意思起來。雖都說時間至上,可是在這裡,你若不謙讓,不排隊,簡直是一種野蠻人的行徑。

每一扇門,若有人走在前面,那人必定幫你扶著以免碰撞,直到你有一條腿邁進大門,他們才捨得鬆手。這些陌生人,舉止禮貌且掛著微笑,這些善意並非刻意而為,是像吃飯睡覺一樣的生存技能,是一種習慣。

PiccadillyCircus 地鐵站裡有個正對著上下電梯的半圓形角落,每次路過都會有人在這裡賣唱。而每過兩三個小時再來,就會換了其他人或者樂隊。這些賣唱的人和睦地共享著這個忙碌的角落,輪流登臺,從未爭執,也從未打擾過行人,只是用歌聲緩解了這裡急速行走的緊張。

這些細微的善意,讓我感到被這個世界溫柔地對待。無論種族、財富、出身,它們如呼吸的空氣,如土地裡鑽出的綠草,不知不覺中讓人們柔軟。那些生命中曾經出現的溫柔又害羞的人,他們默默給予善意,卻絕口不提,這是一種恩惠。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很難承認這個事實,但我們確實太久難以感受到善意,就像感官系統生了鏽,像忘掉了所有讀過的童話和寓言。在工作中,原本很簡單的事總有人故意設置障礙,並非出於傷害的目的,甚至有時不為獲取利益,只是為了讓別人不那麼順利。小心思在兜裡捏來捏去,把簡單變複雜,只為讓彼此別太舒服,給人添堵成了一個重要環節。

缺乏善意,人們相互不信任,即便收到好意也不敢簡單相信,總是揣測這背後出於什麼目的。久而久之,人們惡性循環,對匱乏善意的世界習以自然,把惡意當常態,在算計與謊言中筋疲力盡。

缺乏善意,人們不願意相信那些看上去美好的人,更願意偏執地認為比自己優秀的人只不過交了好運,比自己勤奮的人只不過更功利。他們誹謗自己沒有的品質,看不到他人身上的優點,欣賞不到他們發光的才華和人格。真的智慧不是以刻薄的面目出現的,那充其量是一點自不量力的小聰明。人的困境已經很多,真無需再相互添堵。

善意應該是一種常態,是流在血液裡的基因,是不需要大肆宣揚的品質。遇到己所不知的不立刻否定,有一種開放的態度;遇到與己不同的,不去批判,而去理解和接納。世間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只有善意,是一種遠見。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祝小兔,原名祝羽捷,上海作協會員,微博簽約自媒體。 本文摘自祝小兔散文集《過去現在,一併深愛》,北京日報出版社、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出品。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更多美文在這裡:

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你可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