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崩了 紫光系能抄底嗎?

科技股崩了 紫光系能抄底嗎?

高考以後,又到了填報志願的時候,18歲時的我們,最大的夢想——無非是能夠成為水木甚清華中的一員。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清華大學,無疑是中國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密度和數量最大最多的地方,而清華的師兄弟們也在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個圈子。

清華系,分為紫光系、同方系和啟迪系,各有分工,想要把這三個系說清楚,很明顯有些難為自己,於是我選擇了最具特色的紫光系。

紫光系,或者說紫光集團,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是一個混合所有制企業,而且私有股份佔比高達49%。

而持有這些股份的男人,叫趙偉國,是清華的畢業生,清華畢業之後,回到新疆建設邊疆,掘得第一桶金,恰逢清華校企改制,作為大師兄的趙偉國,以全部身家入股獲得紫光49%,並坐上第一把金交椅。

從此,紫光在這個男人手裡,像金箍棒一樣,光芒萬丈披荊斬棘,說實話你很難想象以清華為名的企業會跟私企如此完美的結合,大師兄的身份,讓這一切顯得那麼自然。

科技股崩了 紫光系能抄底嗎?

2009年的紫光集團,還是一家資產規模約15億元,淨資產約2億元,年營收約3億元的校辦企業。

而如今,單單在A股上市的企業,就有紫光國微、紫光股份和紫光學大(目前停牌)的總市值已經越880億左右。

當然,這三個親兒子,老么紫光學大的市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比較諷刺的一個地方,作為中國最好的大學,竟然在教育產業的發展還不如一些區域性的輔導班。

2017年,王健林曾經說過清華北大不如膽大,但是如果這個人來自清華,而且膽子又很大,是不是就無敵了。

2009年大師兄入主紫光集團之後,用了兩年時間梳理集團下的存量資產和上市公司平臺遺留糾紛,母校歸母校,賬目還是要理清的,也就是自己的學生,這種事外人搞不定。

打掃乾淨屋子以後,大師兄選擇了紫光的新方向,追趕全球芯片產業龍頭:高通、聯發科;選擇的方式是:以併購來實現快速彎道超車。

2012年,大師兄的第一個併購目標是展訊。

當時在全球集成電路業界排名14,國內第三;手機基帶芯片全球出貨量第三。2007年,展訊在納斯達克上市。

大師兄認為,當下的人唯一離不開的就是手機和內褲,這就是來自清華畢業生,生動且直白的描述。

所以,後來紫光進出浪莎集團的舉動就不難理解,手機芯片搞定了,下一個目標當然就是內褲,哈哈!

2013年7月12日,展訊與紫光集團達成私有化協議,紫光集團以每股美國存託憑證31美元的價格,收購展訊所有股份,交易總價約17.8億美元。

記住一個知識點,美國存託憑證ADR,中國存託憑證CDR。

2013年11月11日,紫光集團與銳迪科達成私有化協議,以每股美國存託憑證18.5美元的價格收購銳迪科,交易總額約為9.07億美元。

至此,大師兄領導下的紫光成了國內芯片行業的龍頭,在取得了規模效應之後,再加上有個好家長清華控股,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金資源、產業資源和政策支持。

2014年9月,英特爾宣佈90億元購買北京展銳20%的股權。不到一年時間,打包後的展訊、銳迪科整體估值450億元,較紫光收購價26.87億美元溢價279%。

2015年2月14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宣佈將會向北京展銳投資100億元,國開行宣佈提供200億元綜合授信。

2015年5月,25億美元從惠普買入華三51%股權。

2015年7月,紫光集團擬230億美元收購美光(被否)。

2015年9月,紫光集團與全球第二大硬盤生產商西部數據達成協議,由旗下香港全資子公司以38億美元買入西部數據15%股權,成為西部數據第一大股東(後終止,改為成立合資公司“紫光西部數據有限公司”)。

2017年,紫光集團再獲國開行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1500億元投融資支持。

2018年,紫光和重慶市政府、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正在發起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億人民幣,註冊地在重慶。

2018年6月21日,紫光系的大兒子紫光股份幾近腰斬;二兒子紫光國微,幾近跌停;芯片半導體集成板塊跌幅均大於5%。

坐擁政策風口、資金支持以及有膽有識大師兄的紫光系,已經陷入恐慌性的錯殺!

股災式的恐慌之下,一塊價值投資低窪地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