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八分鐘即興演講,原來這才是阿里的理想!

馬雲曾和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說,“中國的演員演誰都不像,演農民誰演都像,因為骨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是農民出身。”只有真正讓農村富裕起來,中國人才能實現“落葉歸根”。

對於大公司,人們對這個“大”是有期待的,不是利潤大、市場份額大,而是希望公司能擔當更多責任,能做更多事情。馬雲深知這一點。5月27日,馬雲出現在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論壇上,原本沒有演講計劃的馬雲來了一次8分鐘的“即興演講”,關於扶貧、慈善與公益。

馬雲在演講中提出,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東西。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我們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我們要消滅的是貧困。”

為此,他希望阿里人能更多地參與公益。關心他人,也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是阿里人的理想,能不能堅持這一理想,是馬雲最擔心的事情。

在此之前,馬雲不止一次表達過他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和阿里人的理想,在2017年12月,馬雲在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啟動會上宣佈,確立公益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性目標。

那次大會也是阿里巴巴繼2014年IPO之後,36位合夥人首次公開亮相。除了4個副主席,阿里體系內的每個獨立公司都會負責一個脫貧項目,對總裁進行脫貧KPI考核。

在5月初發布2018財年年報後,阿里巴巴也發佈了一份“公益財報”。馬雲一個財年中完成了75個公益時,在阿里人中排名第51。捐款只能申報0.5個公益時,環保和教育是他花時間最多的項目,例如參加桃源裡自然中心開課儀式、赴東非為一頭母象安裝定位器等。

馬雲八分鐘即興演講,原來這才是阿里的理想!

以下為馬雲5月27日的演講整理:

我今天本來是專門過來傾聽整個精準扶貧的演講,沒有打算講話。主要是扶貧、脫貧這方面整個阿里巴巴非常重視,所以我想到這兒來主要是學習。剛才部長(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慕德貴)說講一下,那我就分享一些觀點和看法。

剛才坐在那兒我還是很感動,很多的觀點對我們來講很有啟發,特別是這麼多企業,這麼多人投入了這麼多的努力,我深受鼓舞。中央提出全面脫貧、大力反腐,是我們國家這幾年來最具理想主義色彩,也是難度最大、力度最大的兩大創舉。歷代以來,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希望解決貧窮問題,解決脫貧問題,但是幾乎大家都沒有找出非常好的方法。中國14億人要全面脫貧,並且設定了時間表,我覺得這個任務之大、之艱鉅、之偉大、之意義深遠是本世紀最了不起的創舉。

扶貧、脫貧和致富

我自己認為,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東西。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貧窮不是我們農民不努力,而是我們的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的結合。貧困縣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我們的發展模式沒有跟上。我們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我們要消滅的是貧困。而貧困在根源上有很多的問題,特別是教育的不平衡、醫療健康資源的不充分。

如果孩子的教育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關注,那麼很多年以後這些孩子依然是窮人,依然是貧困。所以貧困不僅僅要解決今天窮人的問題,更要解決貧困的問題,要從教育、要從醫療、要從各種各樣方法上面,從根源去解決問題,消滅疾病最主要的是在源頭上進行消滅。

另外一個觀點是,過去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屬於誰的問題,大力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今天大數據、互聯網要解決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如何讓土地增值。因為只有讓土地增值,只有農民覺得土地有利益可圖,農民才會回到土地。過去農民離鄉背井,全部成了農民工。今後,如何讓土地增值,讓農民回到家鄉,變成農業工,形成真正的農業產業,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我們經常講農村現代化,我們一定要把農村鄉鎮現代化做起來,而不是把城鎮農業化,所以我覺得這方面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重視。

我以前給華誼的王中軍講過,中國的演員演誰都不像,演農民誰演都像,因為骨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是農民出身。中國人基本上很奇怪,過了50、60歲都想回到鄉村,因為我們來自於鄉村,來自於農村,所以我們只有把農村變得山清水秀,只有農村發展起來,農民富裕起來,農村真正像個鄉村的時候,才能真正落葉歸根。

所以我看到貴州貴陽大力發展高科技、大力發展數據產業,這實際上保護了綠水青山,同時給我們貧困的地區看到了無限的希望。誰說貴陽不可以做高科技?誰說貧困地區不能發展高科技、數據產業?這給貴州乃至全國、全世界的貧困地區帶了巨大的希望。

阿里人的理想

我今天很高興看到那麼多的大公司在分享自己做了什麼,這幾年來很多大公司都積極的參與了扶貧工作,但我希望更多看到的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準備做什麼,以及準備怎麼做。因為你準備做什麼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啟發。我自己覺得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潤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場份額大,而是責任大,擔當大。人們對你的“大”是有期望的,希望你能擔當更多的責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內部,我們關注扶貧,關注脫貧,關注公益,不僅僅是為了別人好,而且是為了自己好。阿里巴巴這麼大的公司,讓我最擔心的是,未來阿里人是否能夠堅持這樣的理想。如果要想讓阿里人堅持這樣的理想,必須讓阿里人參與公益。

公益和慈善的區別,慈善是給別人東西,而公益是給自己益處,只有讓自己越好,別人才會慢慢好起來。慈善也許改變了別人,而公益最大的改變是自己。今天你的幾分錢、幾塊錢並不能改變社會什麼事情,但是你參與的任何行動,更多改變的是自己。

所以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脫貧,更多人參與扶貧。只有我們自己的員工參與這些,從公益中體驗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和放棄什麼,我相信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持久。做慈善也許是你有這種能力,而做公益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獲得了無窮的福報。

最後也祝福貴州,我相信貴州和貴陽是未來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他們懂得未來,他們有暢想,他們願意去努力,他們敢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脫貧和扶貧最大的希望之所在。脫貧是給人以希望,而不僅僅是給人以錢財,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