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宏:任何一次大跌都是買入的大好機會

19日千股跌停,後勢怎麼辦?

1.政府為定向降準吹風

李映宏:任何一次大跌都是買入的大好機會

按照之前的操作流程,業內普通認為,未來兩天,央行可能進行定向降準的操作。

這個操作將會向市場注入一定的流動性,市場資金增加,流動性池子的水位上漲,肯定會利好整個市場包括股市。

資管新規出來後,銀行表外業務往表內業務並,非法融資,影子銀行大受打擊。同時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資金面緊張。去槓桿一般是在緊張的貨幣環境下開展的,如果政府下定決心要解決槓桿率居高不下的痼疾,那麼在可以預計的未來,資金面偏緊的情況是比較難改善的。去槓桿是為了化解高槓杆可能帶來的危機,同時也有可能引起新的危機。

所以,我們會看到,在美聯儲進行加息縮表等操作的時候,中國央行並沒有跟進,反而採取了反向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上述兩項政策客觀上造成了流動性緊張,為了緩解可能引發新的危機,央行採取定向降準的手段也不難理解了。

2.上市公司出現了一波增持潮

千股跌停當晚,就有已有30餘家公司發佈了控股股東或高管增持動作及增持計劃,此外還有公司發佈了回購計劃以及提前終止減持股份的計劃。

李映宏:任何一次大跌都是買入的大好機會

可以看到,這段時間,A股市場非理性下跌引起了產業資本的迅速反應,從6月11日至6月19日,有163家上市公司實現淨增持,增持規模合計為33.63億元。另外,有66家上市公司實際或發佈了回購公司股票計劃,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實際進行了回購操作。

萬德數據顯示,5月23日A股連續調整以來,兩市重要股東(法人、高管、關聯人股東)從二級市場上增持了19.6億份股份,參考金額達193.25億元,涉及411家上市公司,其中大名城以17.5億元高居增持股票市值之首。另外,華業資本6月19日公告,公司計劃用5-10億元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或註銷註冊資本,回購價格不超過10元/股。

3.業績預增個股走出了逆勢行情

市場情緒恐慌之際,部分業績預增的公司股價大幅拉昇甚至漲停,說明被誤傷的公司股價開始率先反彈。

比如名家匯預增155.83%-185.00%,上半年實現歸屬股東的利潤為1.7億元到1.9億元,次日,該股以漲停板報收;濮耐股份預增90%至140%,較4月18日公佈的預增30%到70%大幅提高,該股因此連續漲停。

4.北上資金流入趨勢不變

據統計,自4月份以來,北上資金開始持續並大規模地流入A股。數據顯示,4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386.5億元,與3月份相比,增加了近3倍。更重要的是,雖然近期市場走勢不好,但是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入A股市場的趨勢並未改變,反而呈現加速現象。6月1日,A股市場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A股正式走入國際市場。6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仍在加速,截至6月20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額已高達311.53億元,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李映宏:任何一次大跌都是買入的大好機會

上述四個現象看似獨立,又具備一定的關聯性。龍門資管認為,19日的千股跌停和15年的千股跌停不能同日而語。當下,A股市場經過多年的反覆尋底,形成了價值窪地,底部已經比較夯實,逐步建倉的機會已經顯現。但是由於中美貿易戰的反覆性、複雜性以及國內經濟的微妙,不排除還有可能出現單日大跌的情況,那正好為加倉提供了好的時機,但這種操作方法需要克服內心的巨大恐懼。

從策略上,我們建議可以配置下列行業的股票:

a.配置被低估的,跌無可跌的行業龍頭,比如房地產行業的招商蛇口、保利地產、榮盛發展、新城控股;

b.配置因為行政去產能、環保去產能而引起價格大幅上漲,利潤大幅上漲的週期行業,如鋼鐵、煤炭、有色等週期性行業龍頭企業;

c.配置基本面優秀,成長性好,估值低的高成長性的科技類龍頭企業;

d.配置因下游行業需求旺盛而出現的業績拉動的行業,比如工程機械的徐工、柳工、三一重工等;

e.密切關注已經出現調整的二、三線消費行業股票的走勢,實時判斷超跌反彈配置的可能性;

f.密切關注被北上資金青睞的個股,比如北上資金持有個股流通股10%以上的17只個股,和淨買入超過10億元的16只個股。

重點關注行業

環保收緊趨勢不可逆轉,水泥上游石灰石礦山資源面臨價值重估,資源儲備豐富的龍頭企業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同時水泥龍頭骨料業務的發展也迎來契機。關注水泥行業龍頭海螺水泥(600585.SH);推薦華東、中南核心標的華新水泥(600801.SH)、萬年青(000789.SZ)及塔牌集團(002233.SZ);港股華潤水泥(1313.HK)、中國建材(3323.HK)繼續推薦。

水泥上游石灰石資源開採面臨不可逆轉的收緊趨勢,石灰岩資源價值將重估:一直以來,中國的石灰石礦產開發面臨著“亂,小,差”等諸多問題。而自2017年以起,全國各地國土資源部門開始加強對水泥用石灰岩資源與砂石資源等非金屬礦產資源的環保整治,呈現出“集中開採、規模開採、綠色開採”的開採管理新思路。事實上,過去的開採亂象源於“稀缺”的經濟大環境與淡薄的環保意識。在生態文明建設意義日漸加強且“稀缺經濟”變為“過剩經濟”的今天,可以判斷石灰石資源環保日趨嚴格的趨勢是不可逆的。由此過去被漠視的石灰石資源將進正式入稀缺時代,資源價值將面臨重估。近年來砂石價格的中樞上移即是此趨勢的側面印證。

水泥是唯一從礦山資源、生產加工、運輸港口碼頭,全產業鏈控制的且不受社會庫存、不受國際定價影響的商品,我們認為港口碼頭及土地廠房資產也將迎來重估:海螺T型戰略佈局,20-30個長江中下游沿線的碼頭及在華東中南等地近1000萬平方米的土地廠房也資源價格逐步凸顯。

水泥大廠獲得邊際優勢,從臺灣經驗看行業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我國的部分大型水泥企業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大型石灰石礦山資源,並且在爭奪收緊的新礦山開採權時,擁有資金、規模、技術、聲譽等多種優勢,因此將在資源價值重估中受益。而對於許多依靠外購石灰石或小礦山的小水泥企業而言,未來的資源價值上升有可能帶來致命危機。從臺灣90年代以來的經驗來看,石灰石資源的收緊將促使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格局進一步改善。國內水泥有望由此迎來行業格局的進一步優化,促使水泥價格趨於平穩,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將更強且更穩定。

水泥龍頭企業的骨料業務拓展將同時迎來重要契機:在各地石灰石資源環保整治的過程中,砂石骨料資源的收緊是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砂石骨料行業十分分散,在自然砂石(河砂)禁止亂採,機制砂礦山要求規模化開採的大環境下,砂石骨料行業將騰留出市場空間。此時,大型水泥企業的資源優勢,規模資金優勢,交通優勢與銷售優勢將再次展現,有望藉機快速拓展骨料市場。我國龍頭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將迎來發展契機。事實上過去幾年海螺等國內的龍頭的水泥企業已經在著重發展骨料業務。對標國際水泥龍頭情況,我國的水泥龍頭的骨料業務可預見有較大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