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一、貔貅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是四大祥兽之一,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貔貅

二、角端

角端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四大祥兽之一,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角端,与历代的麒麟、辟邪、天禄、獬豸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封建王朝的嘉瑞体系。角端,亦作“端端”、“畣端”,有人称其为“獬豸”、“豸莫”、“独角兽”等。角端在现分布,宋宣祖永安陵,今无此兽。它头如麒麟,独角,但上唇又特长,狮身,有翼,四爪,集中代表了宋代神兽石雕的特色,同时也为明清诸陵石雕的麒麟等所继承。角端也由此结束了其在宋代的独特地位,完成了其在历史上的昙花一现后而得以功成身退。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角端

三、陆吾

陆吾即肩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郭璞注: “即肩吾也。庄周曰‘肩吾得之,以处大山也。”陆吾神掌管这“帝之下都”,还兼管“天之九部”。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陆吾

四、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白泽亦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三才图会》中白泽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白泽

五、梼杌

梼杌(táo wù),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所谓”四凶“,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间四位残暴的部落首领,后来被杜撰为他们部落图腾的四种怪物。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梼杌

六、穷奇

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山海经·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长著刺猬的毛发,与《海内北经》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二者都是喜欢食人的凶兽,这方面则没有分别。

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穷奇

七、饕餮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其名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老饕”。《左传》中记载饕餮为缙云氏之子,而不是龙之九子之一。

而人们所说的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被认为是描绘饕餮的兽面。这种纹饰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饕餮

八、混沌

混沌是中国古代神话四大凶兽之一 ,根据《左传》记载,四凶分别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头羊身并且腋下长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穷奇”以及人头虎腿并长有野猪獠牙的“梼杌”。

上古四大祥兽和四大凶兽

混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